隨著儒道修行的日漸火爆,魏毅的執筆者人數不斷的翻倍,筆墨之林的規模也直接翻了好幾倍。
當然筆墨之林的增長,主要是依靠那些成為儒道夫子和居士的年長者。
這些人身上本身就凝聚了非常多的筆墨之氣,成為執筆者後,直接匯入筆墨之林,帶來了一波巨大的增量。
但年輕一代學子們也是聚少成多,同樣為筆墨之林貢獻了不少的筆墨之氣。
不僅如此,這些年輕人的努力修行,也讓筆墨之林的規模,每天都以驚人的速度不斷的擴大。
藉著儒道的火爆,魏毅的詩作和文章也徹底風靡全國。
陸續走進了所有課堂,也再次收穫了無數崇拜者。
所以筆墨之林裡的那金色烈陽似乎也在無數金光的凝聚下,慢慢的發生著某種未知的變化。
第一批夫子已經開始外派到各個縣城,在哪裡開設儒道課堂,傳播儒道,授業解惑。
而杜少陵也受邀前往各大書院授課,給那裡的學子帶去儒道修行的功法。
並直接宣揚,儒道對所有人一視同仁。
無論是誰,只要願意讀書,肯學習,能夠認可儒道理念,皆可以修行儒道。
這一路上,有著天下盟成員和白蛟的暗中守護,杜少陵沒有遇到任何危險。
而且各地的權貴們,也都熱心的招待了杜少陵。
全力支援他前來傳道受業,建立儒道學院。
所以哪怕天人教想要搞事情,也是根本插不進去手。
一時間,修行儒道似乎成了民心所向。
不管這些人曾是天人教的爪牙,還是曾經為禍一方的惡霸,亦或是驕奢蠻橫的貴族。
在儒道修行上卻是高度統一的擁護,也希望可以爭取到修行儒道的機會。
甚至一些曾經在朝堂時,與杜少陵有過恩怨糾葛的人,也收到了杜少陵的邀約。
比如湖州知府常青。
他曾經與杜少陵一起在朝為官,那時候因為黨爭而彼此積怨頗深。
這次聽說杜少陵來了他們湖州,準備在逐鹿學院傳授儒道,心情原本是很鬱悶,很沉重的。
當然這種沉重鬱悶的心情,主要是嫉妒,還有一些忌憚。
一方面嫉妒杜少陵成為了儒道強者,擁有非凡實力,如今更是名揚天下,成了魏毅的代言人,受萬人敬仰和追捧。
另一方面他很害怕杜少陵會報復自己。
畢竟橫州城的朱知府就是先例。
然而讓常青沒想到的是,自己今日竟然收到了杜少陵的邀約。
杜少陵在信中沒有提及彼此的恩怨,反倒是誇讚了他的學識和文采,希望他可以修行儒道,定然可以成為一位和他一樣的儒道強者。
並邀請他明天能夠,為他這位昔日同僚撐一撐場面。
看到這邀請信,常青驚訝之餘,心中卻是五味雜陳,一時間陷入了沉思。
如果只問本心,他的確也想加入儒道,希望可以利用自己的學識,獲得非凡的力量。
但是……
“大人,這杜少陵會不會有什麼陰謀啊?”常青身旁的一名佐官說道。
“我覺得陰謀倒不至於,有可能是擔心咱們大人會為難他,影響他在逐鹿書院傳道,看來這杜少陵還是很識趣的!”另一人說道。
然而聽著兩名屬下的話,常青卻是沉默了許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