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毅來到橫州城後,直接來到了遠山書院。
如今的橫州城看上去比以前祥和熱鬧了許多。
市井之間似乎也多了許多歡聲笑語。
自從天人教道觀被覆滅後,府衙縣衙的官員們全都被嚇得不清。
一些為非作歹的人也收斂許多,不敢肆意妄為的欺壓百姓。
而新上任的商會會長,也同樣低調行事。
不敢隨意亂收賦稅,也不會拿著雞毛當令箭的去欺負商戶,生怕自己步入了戚家的後塵。
戚家被滅門的訊息早已經傳開。
大家心知肚明是被高家乾的,而且都傳聞是高家女婿唐印所為。
但沒有證據,也沒人敢去調查這件事。
畢竟官府裡那些天人教的爪牙也怕死。
這個時候能避鋒芒就絕不會出頭。
所以如今在城中,沒人再敢招惹高家。
高家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名望越來越高。
而且因為這件事,遠山書院的名氣也跟著水漲船高。
城裡流傳著唐印修行了儒道,將學識化為了非凡的力量,才脫胎換骨,逆天改命的。
遠山書院裡的儒道學院,就是修行儒道的聖地。
事實上這些傳聞,也是杜少陵讓唐印放出去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儒道學院的影響力。
畢竟他很清楚,在這個世道,很多人都看不到讀書的希望,看不到出路。
很多熱愛讀書的人,也不得不選擇放棄學業,投身其他行業。
要知道,大炎王朝鼎盛時期,全國擁有的學生總數,是現如今的好幾倍。
就目前遠山書院的學子人數,也不足曾經的三分之一,甚至還在銳減。
杜少陵初來時,就有不少學子,想要放棄學業。
所以要想發展壯大儒道,想要增加儒道的影響力,培養更多的學子,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他們就必須給予學生們一定的希望。
只有更多人相信讀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獲得非凡力量,才願意去讀書。
那些大戶人家才願意支援自己的子女去讀書,花重金去支援學院的發展。
這樣各個學院才會有足夠的資金支援,保證學院的正常運轉,才能良性發展。
畢竟總不能讓魏毅一個人承擔所有學院的開銷。
果不其然,隨著這些傳聞的流出。
城中很多原本已經棄文從商,或者放棄繼續讀書的人,又紛紛回到書院,想要繼續讀書。
各個大戶人家,也都開始想辦法將自家的孩子,送入學院。
所以當魏毅再次來到遠山書院時,發現學院的學生多了不少,甚至連教書的夫子也多了好幾位。
這段時間,杜少陵也培養和篩選出了幾十名優秀的學子,加入了儒道學院,就等著魏毅做最後的裁定。
魏毅迅速的找到了這些人在筆墨之林裡對應的身份。
旋即將他們紛紛連入筆墨之林,讓他們成為了自己的執筆者。
隨著這些學子的身上的筆墨之氣匯入,筆墨之林裡又多出來了不少樹木。
成為執筆者的學子們也是激動不已,感覺瞬間開啟了嶄新的人生,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魏毅與杜少陵、唐印聚在一起,開始著重談起了接下來的一些規劃和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