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屬水,這流水紋更不用說了,也屬水。
因為周人的圖騰是火,所以秦始皇一直堅信,秦的水會滅了周的火。
而壁畫下面那些穿著綠色長袍和白色衣服的人,應該分別是秦朝三品以上的官員和庶人。
我曾看到過一些古籍中的記載,秦朝規定三品以上的官員著綠袍,一般庶人著白袍。”
許浩此刻一臉不解,但滿眼崇拜地看著朱慶陽:“三爺!這東西您也懂?我還一直以為土夫子都沒什麼文化呢。”
很顯然,許浩對於朱慶陽的崇拜已經到了不加掩飾的地步了。
彷彿朱慶陽所說的每一句話,許浩都會覺得非常有道理。
朱慶陽頓時看了許浩一眼:“土夫子怎麼了?我還真就告訴你,真正的土夫子可一點不比你們這考古隊差。很多歷史的真相,其實都藏在古籍和野史之中!”
朱慶陽的這番話讓許浩頓時點了點頭:“是是是,三爺說的是!”
如此態度,一來是因為許浩對於朱慶陽的確非常崇拜,二來朱慶陽也的確用他自身證明了這句話。
韓風看了看四周,這個墓室內沒有任何的棺槨。
地面是由珠寶製成的一份秦國地圖,四周的牆壁上皆是壁畫。
“這裡應該類似於一座功績殿,主要用來記錄秦始皇的豐功偉績。腳下的地圖寓意著他統一了六國,牆上的壁畫也是對他功績的各種記錄。”
對於這一點,其他人倒是沒有異議。
朱教授走到一面牆前,仔細觀察了一番後說道:“這面牆上的壁畫,記錄的應該是秦始皇修建長城的功績。壁畫上清晰地描繪了他如何將戰國時北方燕、趙、秦三國修建的長城聯接起來。旁邊甚至還有一句話:‘鑄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延萬餘里……’”
站在另一面牆壁前的張小嫻緊接著說道:“這面牆上記錄的應該是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的功績,他以商鞅時期的秦國度、量、衡器皿作為全國統一的長短、大小、輕重標準。這的確為後世奠定了一個重要的基礎。”
眾人都在專注地觀察著牆上的壁畫,試圖瞭解這位傳奇皇帝的一生。
然而,就在這時,溫文彬的聲音突然帶著幾分詫異傳來:“你們快來看,這面牆上的壁畫記錄著什麼?”
聽到溫文彬的話,韓風等人聚集了過來,很快便發現這壁畫的確有些奇怪。
上面是一片汪洋大海,最離奇的是,海中居然隱約可見幾個人頭,就好像這幾個人是從海里探出頭來朝外看的。
而且,這幾個人刻畫得非常醜陋,面目猙獰。
另一邊的秦始皇則正做出揮手指揮狀,身後是箭雨射出。
溫文彬看不懂,朱教授等人也看不懂,但韓風幾人的眼中卻閃爍著些許驚訝。
他們意識到,海中那些醜陋的人,不正是在北海遺蹟內見到的鮫人嗎?
難道秦始皇東巡的時候,真的與北海一族接觸過?
這似乎也解釋了為什麼古墓中會有鮫人燭這種東西。
更讓幾人感到驚訝的是,壁畫裡的海中似乎還有一條長長的龐然大物若隱若現。
在朱教授等人看來,這幅壁畫很難理解,但韓風等人卻因此感到詫異。
他們心想,這一切總不能都是巧合吧,否則怎麼連北海祖龍的身影都畫了出來?
這位千古一帝到底都經歷過什麼,僅靠這些壁畫顯然還無法完全詮釋出來。
然而,放眼望去,這座大殿內盡是始皇帝的豐功偉績。
同時在最後面的幾幅壁畫中,還記錄著他下令建造皇陵時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