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來,水滸裡面有108好漢,那就搞108個節目好了。
還別說,這個提議挺不錯。
於是大家絞盡腦汁,想一些有特色的節目來。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眾人群策群力,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想出幾十個不同的節目。
張俊提醒大家“不一定非得是咱們洛山的特色。別人家的特色節目,我們也可以借鑑!我們這個景區,就是一個大雜燴!我們還原的是古代的風貌。”
袁華在旁邊聽得心癢癢的,舉手說道“書記,那我們可以把景區做一個分割槽,就以歷史時間線為軸。秦、漢、唐、宋、明、清這些朝代做為區域主題。秦代就以秦朝的服飾、典故、故事做成節目單。以此類推。每個朝代的區域,都有自己的特色。既然是武俠城,那當然是以武俠為主打節目。秦代的荊軻刺秦王,還有刺客列傳之類的故事,都可以搬上舞臺。”
張俊眼前一亮!
袁華提出來的這個建議,真的很不錯!
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以歷史時間軸串聯起來,用武俠這個主題,貫徹整個景區。
費力愕然的說道“我們剛才說的是宋代,水滸上就有108好漢,我們要搞108個節目。那這麼算起來,再加上其他朝代,我們這個景區的節目單,豈不是真級長?”
張俊想了想,笑道“那咱們就搞一個最長的節目單出來!要讓遊客來了,有看不完的好節目!超長的節目單,也是我們最大的特色!要做到人有我有,人無我有!這樣一來,遊客們只需要來一趟洛山,就能欣賞到他們所有想看的節目!”
高善祥怔忡的道“想法好是好,可是我們上哪裡弄那麼多的節目?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還需要能表演這些節目的演員!”
張俊託著下巴,微微沉思,道“我記得有個非遺,是吧?能進非遺的文化,肯定是值得我們拿出來表演的!也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
這個想法,瞬間就開啟了一扇新的窗戶。
非遺文化,涵蓋民間文學、傳統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傳統體育、美術、技藝、醫藥、民俗等十大門類。
像儺戲、皮影戲、火把節、評彈、大鼓、莆仙戲、農樂舞、秧歌、太極拳,等等,這些都可以搬上舞臺進行表演。
每個朝代,又有自己最具代表性的武俠故事。
有真實的,也有虛構的。
有來自古典小說的,也有來自現代經典武俠小說的。
有歷史正劇,也有野史拾遺。
大家討論了一天,居然想出來200多個節目!
坐在會議室裡想節目,當然是容易的。
200多個節目,怎麼實現?
才是最大的難題。
有些非遺專案,還得請當地的傳承人過來表演,或者教學。
200多個節目,至少需要1000多個,甚至更多的演員和群眾演員參與。
這麼多的演員和群演,又要上哪裡去找?
如果專案能火起來還好,萬一做不起來呢?
這麼多人,每個月的工資、開銷,都是一筆極大的開支!
張俊說三到九個月,就要出成績。
九個月要是出不了成績,那這個文旅專案,就要拖垮洛山縣!
神仙難救!
張俊當然知道這個專案的厲害,不成功,便成仁!
他的一世英名,一生仕途,成與敗,都系在這個文旅專案上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