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幾天收集到的資訊和拍攝的照片跟影片發到團隊群裡。
陳影打算把為數不多的樣本先送回管理局,讓還在分析研究的團隊小夥伴幫忙處理一下,然後再從管理局去觀測站。
“那行,我們兩個先過去,路上還要補給一點物資。”
陳影幫他們從管理局帶裝備過去,他倆的物資補給就交給大王幫忙準備。
一番折騰,等全隊在觀測站外面的停車場集合完畢,已經下午三點半。
觀測站屬於金絲猴野外研究基地的一個觀測點,離基地還有五六公里。
順著基地的木製棧道走到頭,再從林中穿行半個小時左右就可抵達。
基地這裡肩負著宣傳的功能,對外開放的,這裡常駐有近一百隻金絲猴。
而野外觀測站最初是為了跟蹤觀察金絲猴建造的原木房子,跟甲木溝急救站的倉庫木屋有點像,還沒有倉庫木屋那麼大。
這次進來一共十二人,三人留守木屋,剩下的人分兩個隊伍分別進行追蹤考察。
陳影選擇了去往螺圈套峽谷的隊伍,刀美華跟他一個隊,只是目標在收集植物樣本和鑑定植物種類上。
在小木屋這裡過了一夜,第二天,兩隊人馬同時出發。
往螺圈套峽谷的隊伍有五個隊員,另一支隊伍只有四人。
“應博,你這是第幾次來螺圈套了?”
“第四次了。”應有棋一邊校對裝置一邊回答大王的話,“我本科來過一次,碩士階段在這裡呆過半年,當時做的研究就是金絲猴相關。然後博一的時候跟導師過來考察過一次,這次是第四次,也是為了我的畢業論文來的。”
陳影在一旁幫忙,聞言抬頭,“那應博對金絲猴應該很熟悉了?”
“比較熟吧,不過相對基地的工作人員,我其實也就理論上強一點,他們才是真熟悉,在這裡十幾年快二十年了,基本上這裡的猴子都是他們看著長大的。”
應博放下調校好的裝置,抬頭看向陳影。
“陳老師是想問你們昨天發的那個照片裡的猴子?我跟老師,還有這裡的幾位老師討論了下,應該是金絲猴。其實這個高大猴子我們也看到過好幾回了,只是它的性格十分機警,從不肯接近人類。”
金絲猴的野外壽命通常在20年到25年之間,老去的金絲猴會在大限到來之前,找個安靜的角落靜靜等待死亡。
正因為金絲猴的壽命較長,所以應博他們都覺得陳影和大王拍到的高大猴子就是他們以前看到過的那隻。
“我這次過來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想要尋找那隻體型高大的金絲猴,如果能獲取到它的生物樣本,畢業論文基本上就穩了。”
特異個體雖然是個體,但也有研究的價值。
陳影的目標是白化動物,對金絲猴的特異個體並不感興趣,除非它的高大是種病,而他正好又能治。
應博熟人熟路,很快就帶著隊員們靠近了螺圈套大峽谷的外圍。
這一次,他們會試探著往裡探尋,能走多遠走多遠,但前提是必須保證安全。
等到了目的地後,應博先安排紮營,然後探索周圍環境,確定了下一個安全地點後,再搬移過去。
除他之外,大王和另一個同學也是衝著白化動物來的,他倆研究的是“神農架的白色動物跟白化病是否有關係”這一課題。
而陳影是單純好奇,刀美華則是搭了個便車來搞她的植物學研究。
她博士論文還是“唐古紅景天”相關,但有機會研究下其他珍稀植物,她肯定也不會拒絕。
宿營地搭建好之後,刀美華和另一位同學留下來守著營地,應博則帶著大王和陳影來到他以前走過的一條山路旁。
“這裡下去就正式進入大峽谷了,裡面的岔路極多,而且峰高坡陡,稍不注意掉下去就很難爬上來,所以你們在探查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川渝有句話,“除非九十度,否則少一度它都是坡”,而這裡的坡度離九十度也相差不遠了。
陳影抓著樹枝往下看了眼,絕壁深壑,掉下去能不能爬上來都是小事,準確來說,你掉下去後能不能保住小命才是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