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
張媽的女兒,腰裡繫著一條印著碎花的圍裙,帶著水藍色的袖套。
標準的農家兒女打扮。
張媽常年不在家,兩個弟弟都在外面上學,女兒雖然嫁在了外村,卻也要常住在孃家,照顧臥病在床的老爸。
家裡還餵了三頭大豬,每天都很忙。
看到老媽回來,劉玉蘭就緊著放下盆,迎了過來。她是有些激動,不過沒有擁抱,也沒有過多的寒喧,親情所能表達的情感,全都在劉玉蘭的眼中了。
琅樂箏看得真切。
於是,就叫了一聲:“你是玉蘭姐吧?”
在路上,張媽就把家裡的人和情況,都一一向琅樂箏說了。所以,琅樂箏才能一眼就叫出劉玉蘭的名字,出於禮貌,還叫了一聲姐。
劉玉蘭很高興:“這位妹妹是?”
“這是琅樂箏,我叫她樂箏,我就是在人家家裡打工的。”張媽這一次,介紹的就簡單的多了。那些在外面說的話,比如說琅樂箏想來農村體驗一下生活,想要呼吸一下農村的新鮮空氣,想要……反正那些表面上的話,不能對女兒說了。
由此可見,張媽對於說話是極有分寸的。
所以,琅樂箏也就放心了不少。自己既然來了,就要住在人家家裡,所以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劉玉蘭說一下,也是無妨的。
“進屋吧。”劉玉蘭很是熱情,還伸手把小豆子給抱過去了。
三個人走過院子的時候,張媽就問了一句:“玉蘭,懷上了嗎?”
“媽!”劉玉蘭叫了一聲媽。
從她的語氣裡,琅樂箏不難聽出,劉玉蘭可能沒有孩子。現在也沒有懷上,不然是不會這種表情的。
一個女人,如果這輩子不生個一兒半女,總覺得在人前抬不起頭。
特別是在農村,什麼閒話都有。
說什麼,不下蛋的母雞!
還有的說,就是實心貨!
更有一些過份的,還說這個女人根本就沒有那個功能!
總而言之,無論別人說什麼,反正又不當著自己的面說,劉玉蘭知道,人家在背後對自己的指指點點,心裡就越發的難過。
因此,從來也不想別人提起這件事。
老媽剛才一問,也是出於關心,但是劉玉蘭依然覺得,自己被戳到了痛處。
這樣的情況,對於一個女人來說,真的是讓人無法忍受。可是,心裡有再多的苦,也只能咬牙挺著。
老媽常年在外面打工,劉玉蘭也願意住在孃家。這其中的原因,也就不必再細說了。
進了張媽家的屋子,琅樂箏沒有來的及細看,就聽到裡間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張芳,是你回來了嗎?”
張媽的名字叫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