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傳說中的侯爺
連綿不斷的軍營,高聳入雲的旗杆,數不清楚的營帳,浩浩蕩蕩計程車兵,構建出一副鐵打的營盤的畫面。
這個就是江湖上一直在傳說的“布衣侯”秦侯爺的營盤和軍營。
江湖上還有傳言就是“布衣侯”秦侯爺位高權重、權傾朝野,在當今皇上面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大紅人,聽說當今皇上能奪得江山,也多虧了這個“布衣侯”秦侯爺,當然了,以前的秦侯爺也並不是侯爺,是後來當今皇上坐穩了江山之後,為了論功行賞,封了秦侯爺為“布衣侯”。
當初皇上封秦侯爺為“布衣侯”的時候,別人都感到有些費解,為什麼皇上封他侯爺要叫他“布衣侯”?後來有人還為這件事情專門問了當今皇上的皇弟七王爺,七王爺笑著說,“布衣侯”秦侯爺他是一個布衣出身,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實屬超出大家的想象,也是他努力的拼搏的結果。
“布衣侯”秦侯爺也是憑自己真刀真槍,流血犧牲的精神得到了自己該得到的東西。
“布衣侯”秦侯爺不但能統領三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還是一個帶有俠義心腸的侯爺,有時候還會插手江湖上的是是非非,碰到他認為信得過或者是投緣之人,他也會在你危難之際伸出援手,幫助你度過難關;包括朝廷裡面的一些沒有什麼背景的官員,如果遇到了什麼事情,他們只要找到了這個“布衣侯”秦侯爺,往往都能迎刃而解!
所以,“布衣侯”秦侯爺無論在朝廷裡面,還是在江湖上,都是聲名遠播的俠義之人,急公好義,救人於水生火熱之中的事情比比皆是,這些事情流傳於江湖上,甚至是熱議於朝廷裡面。
隨著時間的沉澱,這個”布衣侯“秦侯爺已經從當初的一個布衣成為了一個位高權重、權傾朝野之人。
有不計其數的江湖上的英雄豪傑都唯“布衣侯”秦侯爺馬首是瞻,任憑“布衣侯”秦侯爺調遣;朝廷裡面的大小官員有許多人都是“布衣侯”秦侯爺的門生,就連當今皇上都要給“布衣侯”秦侯爺三分薄面。
在眾多受過”布衣侯“秦侯爺恩惠的人當中,這個青城山的“純陽子”陽展鵬就是一個。
這個青城山的“純陽子”陽展鵬年輕的時候,機緣巧合的機會,得到了一本失傳了百年的武功秘籍,天生勤奮好學、聰明過人的“純陽子”陽展鵬,在得到了這本失傳百年的武功秘籍之後,每天鑽研武功秘籍裡面的精華,舉一反三的創新,自成一派,憑著自己這麼多年的刻苦耐勞、孜孜不倦的努力,終於在江湖上揚名立萬,偶然是一派宗師。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有是非之後,就會有江湖恩怨,有江湖恩怨就會有解決恩怨的方式。
在弱肉強食的江湖上,唯一解決恩怨的方式就是以武力一決高下。
“純陽子”陽展鵬自從得到了武功秘籍之後,勤加苦練,自創武功,偶然自成一派。
為了體現自己的武功,這個青城山的“純陽子”陽展鵬帶著自己的徒弟到處找人比武,甚至打上別人門派山頭去,一時間,多少門派和江湖名人都折翼在“純陽子”陽展鵬的拳腳和武功之下。
有一段時間,武林中、江湖上這個“純陽子”陽展鵬是聲名鵲起、名揚天下。
這個“純陽子”陽展鵬感覺自己在外面闖蕩江湖已經差不多了,就自己回到了青城山,準備自立門派,傳授武功給自己的那些追隨者,也就是和他曾經一起吃過苦的人,那個時候來拜在“純陽子”陽展鵬門下的弟子很多,真正得到了“純陽子”陽展鵬真傳的人卻少之又少。
為什麼呢?因為“純陽子”陽展鵬自己也知道,這些來拜他學藝的人,好多人並不是真心真意的拜他為師的,他們都是來想偷學自己的武功的,說不定這裡邊還有些人就是來尋找自己武功裡面破綻的,找到了自己武功裡面的不足之處,然後再將自己置於死地。
“純陽子”陽展鵬也是一個有心計的人,當他看到了來投奔自己,拜自己為師學藝的人裡面有許多人,竟然是帶藝投師來學功夫,他就暗暗的給自己留了一手。
果不其然,在來拜自己為師父學藝的裡邊有一個頭腦靈活、巧言善辯的人,他由於歲數比一般弟子大,他就是“純陽子”陽展鵬手下的大弟子,叫花自在,當初他在“純陽子”陽展鵬回到了青城山創立門派之際,就來“純陽子”陽展鵬身邊,幫助“純陽子”陽展鵬打理一切日常事務,彼得“純陽子”陽展鵬的歡心。
這個花自在是事無鉅細,都做的讓人無話可說,每個細節都讓“純陽子”陽展鵬覺得滿意。
“純陽子”陽展鵬把自己的武功大多數都手把手地教給了這個大弟子花自在,而且還把自己的內功心法都悉數教會了他,本以為這個花自在今後會成為自己的衣缽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