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時間,綠島飯店內的顧客並不是太多。
顯然59年廈門的經濟狀況也好不到哪裡去,那位老人家還沒畫過圈圈,廈門頂多算是戰略要地,而不是經濟特區。
林三七坐在靠窗的位置上,左看看,右看看,心裡在評估這家飯店一天的流水能有多少,會不會虧本?
南方人的生意頭腦走哪都不會丟,刻在骨子裡了。
其實林三七不知道的是,整個胡建省的情況更糟糕,因為胡建省內90%都是山區,耕地非常少,自古以為都不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太窮太沒有戰略價值了。
再加上自然災害影響,所以胡建省內的糧食供應永遠都是不夠的,更何況是59年。
這也是胡建人大量去海外求生存的原因,日子過得很苦,可在國內實在是養不活呀,雖然靠海,但天天吃魚也擋不住。
顧客少,估計後臺廚師挺多,所以上菜速度很快,尤其是佛跳牆上菜最快。
當黃色的瓦罐放在桌上,林三七開啟一聞,那個香味瞬間就飄到了整個飯廳裡,引得旁邊不少顧客都紛紛回頭。
林三七這個開心呀,拿勺子攪拌了幾下:
“哇,這麼大的海參!這麼大的鮑魚!兩頭鮑喲,還有這是魚膠吧?這個是什麼?……”
看到眼前的年輕食客一臉興奮激動的樣子,旁邊的顧客都是呵呵一笑,服務員也是與有榮焉:
“同志,您要吃最正宗的佛跳牆啊,肯定要來我們胡建。
我們胡建的佛跳牆要用到最好的鮑魚、海參、魚翅、花膠、瑤柱、蹄尖、乾貝、魚唇、鴿子蛋、花菇、排骨等等,光是食材就足足有幾十種之多,山珍海味應有盡有。
而且我們對配菜要求也很高,像這個海參就得用遼參,還得是六排刺、兩頭尖的海參;鮑魚一定要兩頭鮑,還必須得是我們胡建莆田的南日鮑……”
林三七聽著服務員在吹牛,突然耳朵一動:
“等等,同志,你說的莆田南日鮑,是不是那個南日島?”
“對呀,就是南日島特有的南日鮑,我跟你說同志,這南日出產的鮑魚體肥殼厚,鮑肉細嫩,煮熟後鮑肉不會明顯收縮,全世界沒有比這更好的鮑魚了。”
誰不誇自己的家鄉好,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林三七的眼珠子這時候已經在亂轉了。
“還有呀,南日鮑不但鮑肉鮮美,它的殼也是寶貝呀,烤乾了磨成粉就是一味中藥石決明,您說這南日鮑是不是全身都是寶啊?”
林三七心中大定,他要去莆田收購石決明,去的就是南日島,這下對上了。
同時心中暗喜,看來這次來胡建不會空手而歸了,又找到一個財源。
第二天,林三七先去郵電局走了一趟。
一來是給單位發了個電報報個平安,並隨時彙報行程;二來嘛也是給潘曄寄了一張明信片,告訴她自己在美麗的廈門。
從郵電局出來,林三七開上吉普車,飛快朝莆田而去。
莆田離廈門只有200多公里路,如果是幾十年後走高速也就不到2小時,可在59年林三七足足開了一天,中間在泉州吃了個午飯。
也幸虧吉普車是改裝過的,這要是老式吉普,今天的左右腳和雙手就不能要了。
第二天,南日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