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十國帝王 > 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

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 (第1/2頁)

李從璟率領聯軍停駐河州時,耶律阿保機曾令正攻打鴨淥府正州的契丹南路軍放棄眼前戰鬥回軍,兩者合力,以求將聯軍包圍在河州,迫使李從璟在極端的不利的條件下,與之決戰。然而天時不美,放棄攻打正州的契丹南路軍正在趕往河州的路途中,遇上了同光四年春節前後持續半旬的大風雪,無奈只能暫緩行軍。不僅如此,本來正從北方迂迴想要包抄河州的耶律阿保機本人,也不得不停下來等待風雪停住。半旬過去,風雪停息,耶律阿保機和契丹南路軍還未抵達河州,就得到了幽州、渤海聯軍撤離河州的訊息。

而這僅僅只是噩耗的開始,幽州、渤海聯軍在離開河州後,一路疾行,往南奔行,而南方就是鴨淥府和遼東。戰事進行到現在,耶律阿保機當然有把握李從璟不會退回遼東,於是下令輕騎星夜兼程追擊。幽州、渤海聯軍離開河州的時候,風雪將停未停,道路上積雪甚厚,十分不利於行軍,但為了出人意料,早日脫離耶律阿保機和契丹南路軍的威脅範圍,聯軍才行了冒險之事。契丹輕騎一出北方,一出正州方向,兩邊向行軍的聯軍追擊而來。

積雪未消融便要行軍,是為不得已,既然如此,若是不作周全準備,那就是主帥愚蠢了。契丹輕騎出擊後,首先是斥候打探幽州、渤海聯軍的行蹤越來越難,原本佈置在河州外圍的契丹遊騎,幾乎在一夜之間人間蒸發,這讓耶律阿保機大發雷霆,差些又要將辦事不力的斥候將軍正法,以懲其瀆職之罪。而在幽州、渤海聯軍離開河州之後,契丹軍派遣出去的遊騎,亦是折損嚴重,最匪夷所思的一次情況,是中路軍、南路軍派遣出的遊騎,旬日無音訊之後,軍營派遣大隊輕騎出營搜尋,竟然在軍營外不到三十里的地方,發現了這些遊騎的埋屍之所!那位耶律阿保機軍中的斥候將軍,在看到這些遊騎的屍首後,雙手顫抖,勉強將各處的遊騎屍首收集完,他絕望的發現,他前日派出去的遊騎,竟然十有八九都死在了距離軍營外三十到五十里的地方,這位才被替換成斥候將軍的契丹將領,再也沒有回營向耶律阿保機覆命,而是當即拔刀自刎。

斥候將軍的畏罪自殺,讓耶律阿保機不得不再度更換斥候將軍,令他憤怒的是,從中路軍向雙通、伊臺、九陽行軍以來,在這一路上,他已經換了三位斥候將軍,卻沒有半分用處。在這種情況下,耶律阿保機不得不憑藉戰局推演,來預判幽州、渤海聯軍的行軍目的地和路線,

耶律阿保機畢竟雄才大略,經過周密推演,在十多日之後,契丹輕騎終於發現了幽州、渤海聯軍的蹤跡,狂喜的輕騎一路按圖索驥,追上聯軍,企圖襲擾。然而,在追上幽州、渤海聯軍主力之前,他們就遭遇了幽州軍的伏擊。吃了虧的輕騎將軍,在戰後給耶律阿保機的奏報中,羞愧而又無力的提到,早在他們發現幽州、渤海聯軍之前,他們的行蹤,就已經被對方掌握!

契丹輕騎雖然吃了敗仗,但這也意味著,他們成功跟上了幽州、渤海聯軍!按照事先耶律阿保機的安排,這位輕騎將軍派遣遊騎,火速將幽州、渤海聯軍的行蹤告知了另外一支遊騎,並且聯絡最近的契丹主力大軍。

這本該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但是,一切都已經晚了。

幽州、渤海聯軍,已經抵達了他們預定的目的地,跟上幽州、渤海聯軍的契丹輕騎將軍,沒有等來自己的援軍,反而先發現了來接應李從璟的渤海地方軍!

當日夜,這位契丹輕騎將軍在給耶律阿保機的奏報中寫道:李從璟率領的唐軍和大明安殘軍,已經與前來的接應的渤海地方軍接頭,而如今積雪消融,道路通暢,敵軍的行軍再無阻隔,我部已難再有戰果回想此戰,臣不得不推測,李從璟在離開河州前,就已經對諸事進行了周密佈置,我軍佈置在河州城外的遊騎,之所以先前無異樣,而突然在一夜之間人間蒸發,並非之前李從璟沒有發現他們,而是早已將他們視為圈養的獵物,只待在恰當的時候宰殺!而這個時機,就是李從璟率領唐軍和大明安殘軍離開河州的前夜河州附近的遊騎傳回李從璟遁走的訊息,實際上是在李從璟離開數日後,而之後我軍遊騎又屢屢被半道截殺,待臣依照陛下指令,追上唐軍、大明安殘軍時,敵軍已經利用這段時間,走完了他們要走的路程

奏報寫完之後,這名輕騎將軍丟下筆,疲倦至極的坐在案前,仰頭長嘆了口氣。

在此之前,他一直有契丹騎兵甲天下的自信。而之前的戰爭,從來都是契丹軍依仗騎兵優勢,掌控戰場視野,他們來去如風,席捲大地,難逢敵手。

而眼下這場追擊戰,卻讓他倍感無力。就像向來擁有千里目的人,突然間變成了瞎子,那種反差和無力感、失落感,不經歷一遭,實在是難以體會。

從今日起,他知道了,天下間還有一支軍隊,比契丹軍更會使用遊騎、斥候。

他知道敵軍主帥的名字。其實在此之前,他就見過那個人了。

他叫黑格,同光二年曾跟隨耶律德光擅入薊州。在那場有天山劍子參與的局中局、計中計裡,耶律德光最終失敗,被迫遁入山林。而他,是跟隨耶律德光從山林走出的三人之一。在那場慘痛經歷中,他失去了今生最好的安答,也認識到了耶律德光的殘忍。

那時,擁有顯貴身份的他,只是一名百夫長,那是他首次認識李從璟。

他剛提拔為萬夫長不久,現在,他二度認識了李從璟。

鴨綠江。

江面有大小艦船無數,停靠在岸邊。岸上,幽州軍與渤海聯軍,列陣整齊,正在分批次登船。

六萬聯軍,接下來將乘船順江而行,抵達此次轉戰的目的地,渤海國西京。

前來接應聯軍的是渤海國西京駐軍大將大佑佲,此人還是六萬聯軍中渤海軍大將大明邢的親戚,當然,真算起來,兩人都是渤海國的皇親國戚。

相比之大明邢的一身沙場殺伐氣,大佑佲就要顯得儒雅得多,或者說文弱得多,身材臃腫,大腹便便,哪怕是身披甲冑,也看不出幾分勇武之氣,李從璟與之對談幾句,就知道對方能混上西京渤海軍駐軍主將之職,跟軍事才能並無半分關係。不過對方並沒有可取之處,他能帶領西京水軍及時前來接應,就已經很不錯。

天高雲淡,清風拂面,站立在最大一艘艦船甲板上的李從璟,負手看著岸邊的軍陣。在軍陣後方,是背靠鴨綠江,甲兵森嚴的一個軍陣,在他們前方遠處,有一支契丹輕騎姍姍來遲。

最新小說: 大明最後一個軍閥 大虞掌燈人 女將在上:王爺放著我來 在下郭奉孝,開局娶洛神 三國:孫吳我做主 江山易改王妃難追 鐵血大明1625 穿越到明朝當舉人 大唐御史:女帝饒命 爭魏 三國從轉生到一杆長槍上開始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國之灌水奇緣 三國從救呂布開始 山寨小姑爺 大明,我要做皇帝! 三國之重生劉備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歲歲暮暮朝朝 漢末最強釘子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