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十國帝王 > 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

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 (第1/2頁)

李從璟在潞州搜刮了不少好馬,這回回援,兩千人人各雙馬,速度快得異常。在潞州,郭威見識了李從璟“斂財”的手段後,驚得差點兒掉了下巴。

對郭威這位安義軍降將,雖然李從璟頗為禮遇,但百戰軍上下,俱都不以為然,對郭威沒什麼好臉色。

一介降將而已,還是個小小隊正,要以禮相待?哈哈,笑死人了。

武藝不錯?百戰軍上至都指揮使,下到都頭隊正,武藝高強者幾時少了?不說軍情處實力變態的桃夭夭、吳長劍,軍中的孟平,李紹城,蒙三,吳鉤,林英林雄兄弟,哪個比郭威差?

悍勇異常?百戰軍別的可能不那麼多,但要說敢戰之士,不說三千餘人都敢玩命,但就沒一個慫的。

能征善戰?這就更甭提了,一個統率不過二十人的隊正,也敢說能征善戰?

郭威不知道這些,但百戰軍對他不假辭色,他如何看不出來?但眼見百戰軍軍貌、將士素質,郭威打心眼裡佩服,比安義軍強得多,他服氣。

看了奔進中的李從璟背影一眼,郭威充滿好奇:這位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傢伙,到底是如何做到眼前這一切的?

日前在李繼韜面前,李從璟說他曾苦修十年,兩耳不聞窗外事,在淇門練兵時,嘔心瀝血到美色在懷而不心動,當真如此?

前者郭威還不確定,但是後者……那位“桃統領”可是有傾城之貌,倒是真沒見李從璟對她做過什麼。

“怪物……”郭威不由得大為認同李繼韜對李從璟的評價。

一路上,不停有斥候都的遊騎,來向李從璟稟報沿途情況、懷州軍報,李從璟因此能得到不斷更新的前線資訊。

聽斥候都的遊騎提起,孫二牛這廝竟然沒進城,為了保證讓李從璟及時掌握各方面資訊,避免埋伏,竟然率斥候都就遊弋在城外各處。

對此,李從璟大感滿意。

進入懷州地界之後,最新的情報讓李從璟更是驚奇。前日放火的軍情處和君子都銳士,半數因為繞道深山避免火勢,出山時偽梁已圍懷州,便索性匯合了斥候都,暫時聽從孫二牛調遣,做起了和他們一樣的工作。

是以懷州轄內各鎮各道路,甚至包括孟州的訊息,都源源不斷送到李從璟面前。

可以想象,幾百遊騎,以懷州城為中心,編織了一道怎樣的斥候網。而這些斥候所到之處,又塑造了一張何其廣袤和嚴密的資訊網。

而要做這一切工作,對百戰軍遊騎來說並不難,早先入潞州後,以大軍為中心,就做過很多次了。

眼見不時有各色“遊騎”奔來馳往,不停向李從璟彙報各種訊息,郭威十分錯愕。

這廝……他真的是新攻克的懷州,而不是已經在懷州經營了多年?他麾下怎麼會有這麼多精銳斥候,難道培養一名合格斥候,不應該是一件很難的事嗎?……這些斥候效率怎麼這麼高,辦事怎麼如此嚴密……

這廝,果然是個怪物,他麾下也都是怪物……娘希匹的,一隻大怪物,帶著一群小怪物……奇怪,我怎麼突然感到壓力這麼大?

“看來孫二牛是個可塑之才,日後應多加培養,可堪重用。”李從璟沒空關注郭威的神色,他此時已經開始思考更多東西。作為這張資訊網的具體實施者,孫二牛的工作無疑做得很是出色。

當日紮營後,李從璟召集諸將進行軍議,商討如何對付懷州城外之敵,郭威本來沒資格參會,李從璟特許他旁聽。

郭威這兩日不受百戰軍重視,心頭早已打定主意,要露一手給眾人瞧瞧。他自付胸有兵書韜略,這些年也算有過不少見識,可期一鳴驚人。

大帳中,諸將圍坐一處,李從璟先道:“自攻懷州以來,大軍未曾片刻停歇,先在火山口截殺賊軍,後又追殺李繼韜,不日前又新克潞州,中間雖有一日半日換氣,但未好生休整過。大軍久戰,雖至銳之軍,也會成疲敝之師,不堪一用。所以此戰之關鍵,在於速戰,若能畢其功於一役,善莫大焉。諸位有何想法,只管說來便是。”

諸將中,李紹城職位最高,資歷最老,所以最先開口,他沉吟著道:“彙集各處斥候訊息,分析目前敵我形勢,可得如下結論:孟州梁軍,本有七八千之數,但河陽軍節度使朱銓周,卻只帶了五千兵馬圍懷州,而留兩千餘人守孟州,是為防我等故技重施,去取孟州;另外,隨軍攜帶一月糧草,不使我有斷其糧道之機,可見其謹慎。如此就算我等攻孟州,也起不到迫敵回救之效,反倒自疲,此計不可為。”

郭威望了李紹城一眼。當初在羅坪,就是這個傢伙將自己揍得滿地找牙,不過那正是自己鬧肚子之後的虛脫期,做不得數,日後定要再找他比過,要他知曉自己的厲害——咦,他方才一番話,說得很有道理嘛。

李紹城繼續道:“所以為今之計,其實是兩條路,或者殺進懷州城,與城內將士匯合一處,則梁軍以相當兵力,無法破城;或者殺進梁軍陣中,與懷州城內將士裡應外合。”

李紹城說完,郭威點了點頭,暗道確實如此。

最新小說: 大明最後一個軍閥 大虞掌燈人 女將在上:王爺放著我來 在下郭奉孝,開局娶洛神 三國:孫吳我做主 江山易改王妃難追 鐵血大明1625 穿越到明朝當舉人 大唐御史:女帝饒命 爭魏 三國從轉生到一杆長槍上開始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國之灌水奇緣 三國從救呂布開始 山寨小姑爺 大明,我要做皇帝! 三國之重生劉備 三國:開局截胡諸葛亮 歲歲暮暮朝朝 漢末最強釘子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