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是,胡言亂語,全是瞎掰,但卻很意外的挺讓人看得下去。
伊萬卡是紐約人,《藍莓之夜》上映的時候,她也還沒跟她的前男友分手。
兩人約會的時候,無意中在電影院看到這一部以紐約為背景的愛情電影,就看了。
看完之後,她還讓助理幫忙整理了一份男主角的資料,以滿足她的好奇心。
她平常在她老爸的企業裡工作,一不小心就會“you are fired”,還真沒有多少時間關心娛樂圈。
她最開始還以為那個有些迷人的男主角是亞裔美國人,結果看了助理提供的資料,頓時大吃一驚,居然是個中國人!
之後她就記住了諾陳這個名字。
這段時間,華納莫名其妙的開始用“why so serious”為名,在網上搞了一場聲勢頗大的活動,讓人上傳笑臉自拍照片,評選笑得最滑稽的那個人,還為此提供10萬美元的獎金。
同時,也在美國東西海岸的各大城市,影院以及電視臺,展開了以這個宣傳口號為主的廣告攻勢。
廣告畫面裡那一個有些奇怪有些癲狂的角色,也跟著他的扮演者名字一起引起了伊萬卡的注意。
實在是Nuo Chen這個名字太特殊。
很不像一個英文名。
伊萬卡覺得,這男的應該是世界上第一個不取英文名字就來好萊塢拍電影的人。
嗯,讓人有點不爽。
但是,真的很酷。
當把那個把臉裹滿一層白灰,看上去有點嚇人,也不太分辨得出具體人種的小丑,和藍莓之夜裡的那個憂鬱迷人中國男孩。聯絡在一起之後,伊萬卡真是嚇了一跳。
有了這個發現之後,伊萬卡當時還跟男友賈裡德說好,7月份再一起去電影院看看這部電影……
沒想到,電影還沒上映,兩人就分手了。
“伊萬卡,準備好了。”私人助理朱迪敲了敲臥室的房門。
伊萬卡從回憶中回過神來,站起身走出了門,“謝謝,朱迪。”
…
…
2007年7月14日深夜,喬治·莫里斯來到了離他家最近的那一家電影院。
至於為什麼號稱全球7月15日同步上映,偏偏美國是7月14日?
那當然是要給予全球第一的電影市場一點尊重,把全球首映的權利留給他們。
否則按照時差,他們要在中國觀眾看完十多個小時之後,才能看到電影。那美國本土的這些電影迷或者漫畫迷們,豈不是要活活氣死嗎?
總之,7月14日這天,正是美國電影的暑假檔,而且這又是一個是星期五,喬治·莫里斯到的電影院內人氣頗旺。
一點都不像已經是晚上11點半了。
喬治·莫里斯看到,7月4日上映的派拉蒙的大片《變形金剛》的海報在電影院裡貼得到處都是。
除此之外,還有上映了兩週,但票房有些慘淡的《虎膽龍威4》,以及一部動畫片《料理鼠王》。
然後,電影院裡依舊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地盤,都是《蝙蝠俠2:黑暗騎士》的宣傳區。
華納兄弟似乎是鐵了心跟喬治·莫里斯過不去了。
影院裡的宣傳物料依然是以那個令人作嘔的小丑為主。
穿著綠色西裝,臉上塗滿白泥,一張裂開到耳邊的紅色大嘴,這個哥譚市窮兇極惡的反派人物,帶著嘲諷的笑意,從海報上注視著從他面前走過的每一個人。
一行紅色的彷彿用鮮血寫就的字“why so serious”在他海藻似的亂糟糟的頭髮上方。
哪怕喬治·莫里斯,這個時候捏著鼻子看到,也不得不承認,圖文之間的確相得益彰。有一種酷酷的壞壞的感覺。真的有些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