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那山那人那狗》是一部不錯的片子。
但是,我對自己的作品有絕對的信心!
東京電影節將會是《荊軻刺秦王》的首映式!
而票房方面……在日本的話,至少十五億日元吧!
上看四十五億!”
“陳老師,這四十五億票房……”
“想當初,我們國內跟日本的吉卜力合作過一部《敦煌》,取得了如此優秀的成績。”
“太棒了!我明白陳老師的意思了,就是說,咱們這部電影肯定會超過《敦煌》!”
“不能說的太‘肯定’了,但當初吉卜力投資也是四十五億日元。”
“懂了!咱們這部片子肯定大賺!”
“借你吉言。”
“好!那不如這樣。陳老師,我這裡提前準備好了香檳。”
“不錯,是我喜歡的口味。”
“我們可是做過功課的。”
“好!乾杯!”
幾乎是一點兒都不差。
陳大導在去東京之前,上了中國娛樂報道的專訪。
現場更是直接提前開香檳。
豪言壯語什麼的就不用說了,反正咱們陳大導那是自信滿滿的踏上征程。
他陳大導如此表現,當然引發了熱議。
有的報紙直接就說了。
他這樣的表現,過於張揚了!
還有的報紙就角度不同。
它們猜測:這部《荊軻刺秦王》原本就是角川書店投資的,那麼,很可能就是獎項已經定下來了。
別說,還真別說。
小作坊下料就是猛。
小報就是敢亂報道。
這個分析仔細想一下,還挺靠譜。
於是乎,不少國內的影迷還真就覺得。
陳大導這次大概是有十足的把握。
不然,他不能如此囂張。
當然了,很多人也沒有放過票房的問題。
陳大導這說的是,下限15億日元,上限45億日元?
真是好大的口氣!
當然了,也有支援他的影迷。
因為當年《敦煌》這部電影,確實是一個成功的典範。
缺點就是沒讓吉卜力賺到錢。
他們確實是投資了45億日元,然後票房也45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