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戲,以我來看,還是可以的。節奏挺快的,另外,卡司陣容非常的強大,難道還不能大火嗎?”
馬尋笑著問了一句,“你之前可是藏了很多資訊,那我現在問你,這部戲是不是香港方面主導,然後拍的是一個歷史題材?”
葒姐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當然了,這部戲算是外資投資,而香港方面主導,難道有什麼不對?”
馬尋乾脆說道:“香港是個小地方,而歷史題材的片子,要恢弘大氣。
香港的導演很少有大格局的。
而格局小了,又怎麼能拍出大氣的作品?”
這番話一出,頓時讓葒姐一愣。
許久,才點了點頭。
“馬尋,想不到你竟然能看的這麼透。”
葒姐話裡全是佩服。
其實,但凡瞭解香港電影,還有咱們大陸電影的歷史。
一對比就不難得出結論。
馬尋是對的!
香港不是沒有歷史大作,也是拍過的。
可這樣的作品,很多都不成功。
一方面是香港本身就沒這個條件。
沒有實景嘛。
歷史大戲,幾乎必須要實景拍攝。
展現歷史變化的波瀾壯闊。
沒有山川大河,沒有萬千民眾。
這就無從談起。
香港是既沒有山川大河,也沒有地方裝這麼多的民眾。
也有港片來我們大陸取景,但成本一下子就拉高,最後只能失敗收場。
葒姐簡單的回憶了一下《宋家王朝》這部戲。
正如馬尋所言。
更多的都是在北影廠的片場拍的。
畢竟是片場,可就算是這樣,香港的那對兒編導夫婦也是非常滿意了。
如此這般,豈不應了馬尋的話。
但,還好。
“你猜猜我在這部戲裡演了誰?”
“這……難道是三妹?”
馬尋其實老早就這麼猜的,只是他之前一直也沒說。
可眼下一說,葒姐卻哈哈大笑。
“就知道你猜不出來!我演的是她們仨的媽。”
啊?
竟然是這個角色?
馬尋也笑了,不過,這次沒猜對,卻有個妙處。
“看樣子,葒姐也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