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鐘=一萬塊錢。
在1996年,這個等式絕對可以震撼絕大多數的國人。
當下至少有超過九成的人,一年也賺不了一萬塊錢。
其實,孫冬海在提及300秒廣告賣了300萬的時候。
他是有邀功成分的。
卻不想,馬尋竟然來了一句‘少了點’。
這一瞬間,馬尋在孫冬海的心目中。
形象更加的高大了。
我這兄弟,絕對是大有來頭!
絕對大有背景!
而且,就衝他贏了白小杭。
孫冬海確定看錯人了。
我兄弟馬尋,才是吃了瘋狗der的男人!
&n牛逼了!
“兄弟,就今天這事兒,你這份兒氣度,哥哥我服了!”
“別急著服。那什麼,白大慶你知道多少?”
“他,這個……瞭解不多。”
“那他搞的代理,你知道多少?”
“反正挺多的……嗨!咱們大院子弟,你還不瞭解嗎?就是因為認識的人多,那自然生意麵就廣。”
“我的意思是,他代理的範圍是什麼?醫療?房地產?食品?咱們這可是個校園劇,別給整出一堆藥來,那咱們的事兒就漏了!”
“哦!這個你放心,我聽了,大概是火腿腸。”
“雙打頭那個?”
“兄弟,你是不是偷聽我們說話來著?”
“草!我是這種人嘛!”
“哈哈……開個玩笑嘛,就是那家火腿腸。”
“行了,我知道了。”
馬尋當然看的出來,孫冬海這貨對自己態度的微妙變化。
可要說到廣告,這年頭就算只是知道一些個業內資訊。
那就已經不是一般人了。
比如,央視的資料。
1994年央視黃金時段5秒廣告。
370萬。
當然,這是一年的價格。
不要懷疑,只是知道這個,就已經足夠牛逼了。
央視是1995年才辦了第一次廣告競標會。
秦池這個酒廠,拿下了標王,也就是這5秒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