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分過來兩個人嗎?”魏國勤哈哈地大笑起來,這漢子給人第一印象甚是爽朗。他看到劉涓涓抱著小孩,便和她開了個玩笑。
“我以前沒做過這個工作,等過來之後還要向你們多多請教,”劉涓涓有些忐忑,她觀察了一下四周,遠處那幾個似乎都是男人的身影。
“應該的,”魏國勤說著轉過身,朝背後那一片架設在海面上的箱籠附近的人喊道,“哥幾個都過來一下,來客人了。”
海面上的空心圓桶被一排排長架子固定住,這些架子和空桶圈出一個又一個的長方形區域,區域底下則是用鏈條連起來的籠網。
幾十公分寬的木板就鋪在那些長架子上,幾個人影在上面來回穿梭,檢測著水面下籠網裡的情況。
那幾個人聽到魏國勤的呼喊聲,都放下了手裡的活,朝養殖場的大門口走了過來。
面前一下子多出來數張陌生男人的面孔,劉涓涓心裡越發地緊張起來。
舒清和注意到劉涓涓的神色,他站出來介紹道,“我是橫沙中學的老師,這是我們一起的夥伴劉涓涓,她接下來要來你們場上班,希望大家幫忙多多關照一下。”
“這兩個是涓涓的表哥,他倆都在崇明參軍,這次也是陪著自己的妹妹一起過來看下工作環境如何。”舒清和說著朝孟捷和吳哲使了個眼色。
兩人心領神會,趕緊接住他的話頭,“各位請幫忙多照顧下我家妹子。”
“能分個人過來終歸是好事,”工人裡面另一個人站出來說道,“這裡挺艱苦的,你要有心裡準備啊。而且你還帶著個娃……”
“龔頭,繼續向上頭申請唄,”魏國勤說道,“咱們這都是大老爺們,能分個這麼漂亮的姑娘到咱們場裡來,也能讓這裡熱鬧一點不是,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嘛。”
旁邊幾個工人聽了他的話都笑了起來。
被稱作龔頭的男人心情有些複雜,養殖場是在他的負責之下,他是這裡的場長,肩膀上不僅扛著政府安排的指標,還身系場內員工的福利和安全問題。他先前一直找上面要人,是因為養殖場真的缺人,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上面終於給他分了人過來,可惜分的卻是個帶了小孩的女人。
“能不成為大家的負擔就燒高香咯,”龔頭在心裡嘆了口氣,並沒有像魏國勤等人那麼樂觀,不過這種情緒他沒有表露在臉上,而是點了點頭道,“你過來後,先學著做事,另外也要顧好孩子的安全。”
劉涓涓聽到對方三言兩語間就替自己的孩子著想,心裡也十分感激,她點了點頭,終於鼓起勇氣問道,“大家都怎麼稱呼?”
“龔大新,我是這裡的場長,”龔頭說道。
“這是韋建設、李天武、譚海波,黃宗成……,”龔大新又將其他人一一介紹給劉涓涓認識。
“冬天事情不多,你正好可以適應適應環境,”龔大新繼續說道, “我帶你們進場子裡轉轉吧,其他人有事的先去幹事。”
“好嘞,”周圍幾名養殖場的員工都四散而去,繼續回到那些浮桶上架起的板子附近忙碌起來。
龔大新帶著艾國良一行人在養殖場裡面轉了起來,大家沒去水邊,因為不熟悉環境的人在那容易出現落水的情況。
“說簡單點,我們就是在這裡給政府養魚,養蝦,養蟹。”龔大新指著遠處架設在海面上的浮桶說道,“人家是在地裡刨食,我們就是在海上撈食,和他們種菜是一個道理。”
“不過養殖也是門學問,特別是對你這種沒經驗的入門者來說,當然只要你細心,就沒有幹不好的活。”龔大新趁著帶大家參觀的機會,也提醒一下劉涓涓到崗後要注意的工作態度。
“那邊的房子是我們的辦公室,到時候你先在裡面學習,另外我會讓黃宗成他們教你觀察和記錄。”
“觀察和記錄?”劉涓涓認真地聽著,其他人都是第一次來海產品養殖場,對這裡面的新鮮事頗有些好奇。
“以養魚舉例,水溫、DO值、氨氮、投餌種類和數量以及魚群活動和攝食情況都是需要每天觀察並好做記錄的,透過資料對比來發現養殖過程中的問題。後面還有產卵、孵化以及仔魚和幼魚的發育、生長、攝食等情況,也要做好詳細描述和記錄。”
“另外還要留意這些海產品的的日常動態,比如發病、成熟、繁殖等,以及周圍物候現象。物候現象你不懂嗎?就是光照變化、氣溫升降、噪音、晴雨變化、人工干擾等。”
大家都沒有想到養殖這一塊裡面的學問這麼大,望向龔大新的目光也變得佩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