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從密縣出發後,兵分兩路,李信的獨立營走北路,從新鄭上了官道,沿著許州、臨潁、郾城的方向,去往汝寧府。
李自成帶著牛金星,親率李績的第四營,走的是南路,出了密縣,沿著禹州、襄城,從舞陽進入汝寧府。
兩軍預計於上蔡,或是汝寧府城匯合。
除了汝寧府,李自成並沒有明確的目標,還是以牽制、吸引明軍為主,天命軍行軍速度並不快,除了安排漢清局的人在前面打探訊息,大軍一日所行,不過二三十里,簡直是遊山玩水。
李自成雖然去往汝寧府,但所過的州縣,也是他的目標。
行軍的時候,走在最前面的數十士兵,分別打出各種紅旗,“均田輕賦”、“賑災濟民”、“不殺不掠”,加上迎風招展的九州軍旗,整個就是一宣傳隊!
在行軍途中,天命軍是不會向沿途的百姓發放賑災糧的,但他們至少不能禍害百姓。
天命軍不缺乏糧食,並不準備攻打州縣,更不會劫掠百姓,只是沿途向百姓宣傳天命軍的各項律法。
便是繁華的集鎮,天命軍也不會放過機會,通常都是停止行軍,然後派出士兵去集鎮上採購一些生活用品,買賣一定得公平。
或許沒有軍隊需要的商品,士兵們只是隨便看看,最重要的目標,既要深入百姓中去,又要嚴守天命軍的軍律軍規,讓百姓瞭解、接受天命軍。
廣種薄收,只要播下種子,總會發芽的。
這一日,大軍行至南陽府東北角的舞陽縣境內,此處已經是天命軍的屬地,城內駐紮著一個百戶的城防兵,百戶官將李自成迎入城內。
大街上熱熱鬧鬧,百姓雖然穿著粗衣小褂,卻是一片安詳,不少人的臉上都是掛著笑。
或許百姓們不知道河南的嚴重旱災,但生在南陽府,幾乎就是世外桃源,至少沒有以前的繁重賦稅了。
李自成凝眉深思,這就是他所希望的,雖然百姓尚未富足,但至少不愁衣食,忙碌一年,總會有些節餘。
從百姓的臉上,李自成看到了希望。
百姓對未來的希望,對天命軍前途的希望。
當晚,李自成在城內宿了,晚飯過後,正要去逛逛夜市,牛金星卻是在門外求見。
李自成便在下榻的館驛召見了牛金星,“先生每日跟在我的身邊,為何連夜求見?”
牛金星落座後,又拱手向李自成行了一禮,“回大都督,人找到了!”
“人?什麼人?”李自成心道,自己並沒有讓牛金星尋找什麼人,難道是漢清局的人?不對呀,若是漢清局的人,也會找何小米聯絡呀!
牛金星笑道:“回大都督,此人叫宋獻策,屬下曾向大都督提起過!”
“宋獻策?”李自成想起來了,在盧氏縣的時候,牛金星的確提到過宋獻策,但宋獻策一向替人卜卦算命,居無定所,一時無法尋覓,當時只讓牛金星留個心,沒想到宋獻策卻在舞陽城內,“宋獻策現在何處?”
“就在門外,”牛金星笑道:“如果大都督願意召見,屬下現在就可以讓他進來!”
人都來了,豈能不見?再說,李自成也想看看這位歷史上還算有些名氣的名人,遂笑道:“讓他進來吧!”
牛金星雙手擊掌,連拍三下,房門被輕輕推開,一個頭發蓬亂,身著青衣的孩童緩緩走進來,孩童看了牛金星一眼,見牛金星以目示意,忙躬著身緊走兩步,翻身跪倒在李自成的面前,“草民宋獻策,叩見大都督!”
宋獻策?這就是宋獻策?李自成明明看到一個不過三尺的孩童,怎的會是宋獻策?如果不是看到牛金星含笑的雙目,還以為自己看走了了眼。
剛才沒有細看,這個宋獻策似乎長得十分猥褻!
李自成馬上就想起了《三國演義》中的龐統,同樣是其貌不揚,卻有著驚人的才智!
人不可貌相!
先看看再說,如果宋獻策真的是大才,也不必在乎他的長相,萬一是欺世盜名,也別想在天命軍中騙吃騙喝。
李自成忽地感覺,自己對宋獻策的相貌,已經是先入為主了,忙含笑道:“宋先生不必多禮,起來說話!”又讓何小米奉上茶水,搬來木椅,讓宋獻策在自己的對面坐了。
燭光之下,宋獻策的面色有些黝黑,顯然飽經風霜,一時看不出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