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將錢糧、軍事、金融上的事情,分別交給梁文成、沈道、崔文軒,心中方才安定,三人告辭回去之後,李自成獨自在書房喝了半壺茶水,將這一段時間要做的事,在腦中又過了一遍,發現沒有什麼遺漏,方才回家與夫人們團聚。
下午,李自成原本無事,但想到西寧火器局就要遷來蘭州,必須選好地址,便帶著親兵去城內檢視。
考慮到火器局自身存在的安全隱患,不宜立在人群密集的場所,居民區、市坊、學校、工業區附近都不行,最後在老城的西南角,也就是老城與新城結合的位置,找了塊地皮。
地皮上的房屋早已倒塌,只剩下一些殘跡,讓親兵一打聽,原來是一塊無主地,原先的主人死於匪患,房子無人打理,時間一長,被雨水侵蝕,也就倒塌了。
地皮倒是不小,只是離城門稍稍遠些,將來去城外試射火炮時,須得多費些周折,但總體來看,還是不錯,距離蘭州高學不是太遠,將來要是進行技術交流,也很便利。
就選它吧,不過,需要重新建房。
李自成想到西寧火器局翻新的事,乾脆一步到位,免得經常翻新,耽誤槍炮的生產,恰好蘭州老城改造的施工隊還在,便讓他們參照西寧火器局的建造圖,儘快修築蘭州的火器局。
李自成回到西門大街的時候,原本要回去,忽地聽到一陣清越的鈴聲,不覺抬頭一看,原來是一名蘭州府的低階吏員,正騎著腳踏車沿街傳送訊息。
他的心中不覺一動。
西寧、蘭州兩地生產的工業產品中,基本上都屬於消費品,只有腳踏車能促進商業、流通乃至社會生活的發展,即便應該劃分至輕工業範疇,在這個時代,也是十分接近重工業了。
這麼長時間了,不知道生產成本降下來沒有,上次讓王徵研究打磨機,不知道成功了沒有,研製到什麼程度了。
正好天色還早,李自成便帶著親兵,順著西大街出了新城,拐過蘭州路,來到工業區的蘭州腳踏車廠。
年輕的廠長江晨正在廠房後面忙碌著,聽說李自成來訪,慌忙將手中的活計一扔,小跑著迎過來,叩拜在地,“大都督來了,草民有失遠迎……”
“行了行了,別有失遠迎了,快起來,”李自成擺擺手,“江晨,腳踏車生產得怎麼樣了?”
江晨起身後,稍稍躬著身子,道:“大都督,廠子正常生產,只是……只是大都督說的那個打磨機,並沒有研究成功,所以成本還是偏高……”
“偏高?現在生產一兩腳踏車,成本是多少?出廠售價又是多少?”
江晨從口袋中翻出一個藍皮本,道:“草民按照大都督所教的法子,核算了一百兩腳踏車的成本,包括廠房在內,每輛腳踏車成本價超過十五元,現在出廠價是二十二元!”
李自成盤算一下,出廠價是二十二元,經過商家的手中,至少要加兩成,就快三十了,即便有條件建立直#銷,普通百姓還是買不起,只有長途行商之人,才會有購買的慾望。
只有透過技術革新,走規模化生產的路子,大幅降低生產成本,腳踏車才能面向百姓大眾!
但現在的蘭州,具備這樣的條件嗎?
李自成想了想,還是覺得自己太急來了,現在還是農業社會,技術的發展極為緩慢,缺乏長期的技術積累,能生產出腳踏車,還有因為王徵的存在,否則,連滾珠、軸承恐怕都生產不出。
他沒有責怪江晨,只是淡淡地道:“生產工藝上,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嗎?”
“草民根據大都督的教導,使用了流水線生產,還澆築了不少模具,生產速度比原先快了五成,成本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江晨說著說著,忽地想到,這些都是大都督的指導,而他這個廠長,似乎什麼也沒做……
李自成卻是大喜,拍拍江晨的膀子,道:“江晨你看,生產的原理沒變,但工藝進行改良後,生產效率提高,成本就會下降……沿著這種思路繼續走下去,終有一日,隨著生產成本下降,腳踏車終會走入千家萬戶,這就是科技的力量,也是我開設科技高學的原因所在”
“草民懂了,”江晨也得高興得手舞足蹈,再也沒有原先的那種拘謹了,“大都督,王先生正在研究的打磨機,也是科技力量的一部分,一旦成功了,腳踏車的生產成本還會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