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瑞好心地提醒道:“大都督的屬下,不過數千士兵,大都督將如何打敗戴大人……”
“軍情不可洩露,”李自成笑道:“本都督倒是問你,究竟肯不肯歸降歸順天命軍?”
趙光瑞沉思片刻,忽地鼓起勇氣,道:“若是大都督能打敗戴大人,小人便歸順天命軍!”
“好,好,一言為定!”李自成一連用了兩個好字,心中卻是樂開了花。
戴君恩不過兩萬士兵,比洪承疇的四萬如何?此處聚集了天命軍兩個千戶的槍手,還有巴達西的騎兵,打敗戴君恩沒有問題,關鍵是戴君恩會不會投降,從他的名字上看,此人恐怕又是一個迂腐之人!
李自成轉過身,向何小米耳語幾句,何小米欣然領命,低聲答應著,“是,大都督,屬下明白!屬下絕不會誤了差事!”
當晚,將士們駐紮在外圍的山谷中,當道立營,李自成和親兵們在平灘堡內的軍營中宿了,天明之後,留下一個總旗計程車兵駐守平灘堡,護衛後路,大軍則沿著黃河東進。
出了平灘堡,便沒有了大道,多在峽谷中穿行,李自成不禁暗罵,既然平灘堡與靖虜衛之間,沒有交通大道,為何要附屬於靖虜衛?他的心中已經有些後悔,早知道路如此難行,當初就應該進軍至平灘堡為止。
明軍若是西進,就由他們來穿越這片山谷好了。
不過,現在已經在東進的路上,不可能就這麼撤回去,李自成只得撒出更多的遊騎,去偵探附近的地形。
兩日之後,大軍到達金家臺。
金家臺原本是一座小型的烽火臺,但後來逐漸失去軍事作用,現在已經荒廢。
不過,這裡倒是一座很好的路標,過了金家臺,已經有官道了,雖然還是穿行山谷中,道路曲折,但地勢落差已經緩和了許多。
金家臺距離靖虜衛城,只有三十里左右,天命軍的遊騎主要集中在金家臺與靖虜衛城之間,關於此處的地形和明軍的動向,不斷傳至李自成的手中。
李自成並沒有急著東進,再往前走,就會逼近靖虜衛了,明軍據有衛城,佔據地形上的絕對優勢,他不打算攻城,而是等戴君恩自己走出來。
戴君恩此番是剿匪,絕不肯與天命軍對峙,只要天命軍不攻城,他一定會主動出擊。
此外,還要等待後方的糧食,特別是巴達西的蒙古騎兵,都是以肉食為主,萬一缺少糧食,誰知道他會不會在周圍劫掠,蒙古人的軍紀,實在難以讓人放心。
令李自成比較頭疼的是,前面並沒有城堡可以駐守,哪怕像靖虜衛這樣的小城。
天命軍的優勢在於防守,如果沒有城牆做依託,步槍的優勢,很難發揮出來,如果在野外相遇,兩個千戶的槍手,能否抵擋戴君恩的兩萬大軍,他實在沒什麼把握。
李自成增派了不少遊騎,仔細打探前方的地形,特別是溝河與山脊。
隨後召開了有秦大年、李績、巴達西參加的軍事會議,巴達西只能聽懂幾個單音節漢語,所以李自成臨時給他配備了翻譯,參加這樣的軍事會議,巴達西也許不能提出什麼驚人的見解,但可以拉近他與漢人的心裡距離,便於協同作戰。
趙光瑞作為李自成的特邀嘉賓,也是參加了這次會議,李自成並沒有給趙光瑞具體的任務,不過,也不用擔心他洩密,他現在還是天命軍的戰俘,完全在監控之下,只是身上沒有綁縛繩索而已。
李自成將篩選出一些訊息,交給眾人傳閱,待傳閱得差不多了,方道:“明軍數量是我軍十倍,諸位,我們如何迎敵?”
秦大年尚在回味各種訊息,見眾人都不說話,遂道:“大都督,我軍數量遠不及明軍,但戰鬥力強,若是有城牆做依託,當可擊退明軍。”
“大年說得是,可是平灘堡與靖虜衛之間,並沒有可以駐紮軍隊的堡城,就連此處的金家臺,也不過是瞭望哨而已,根本無法駐軍。”李自成也準備打阻擊戰,沒有堡城,可以選擇山勢。
李績已經將訊息熟記於心,略一思索,道:“堡城不可一日而就,明軍也不會給我們足夠的時間去築城,但此處河流、山脊縱橫,或許可以藉助山勢……”
“李績之言,正合我意,”李自成沒想到,李績這個悶驢子,偶爾也能發發驢光,“問題是,在何地能找出一塊合適的地形。”
秦大年見李績搶了自己的風頭,心中一急,忙道:“大都督,羊奶子溝一帶,可以依託,東面有河流,西面是一處高地,兩者之間,又是一塊開闊的地形,不過,屬下沒有親往查探,不能十分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