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行軍地圖上的指示,清水縣在清水東岸,李自成便沿著渭水一路東行,過了渭水與清水的交匯處,方才渡過渭水,切入清水流域。
八月三日午後,李自成終於趕至清水縣。
留守在清水縣的騎兵,只有兩個小旗,這在隴右的最東面,朝廷軍隊的重重包圍中,顯得特別的孤單,也特別危險,一旦遭受攻擊,不但沒有援軍,連逃跑都沒有機會。
李自成來到清水縣,立即整頓軍營,讓士兵們安營紮寨,同時,讓原本駐守清水縣的騎兵,回到劉雲水的身邊,將大軍來到清水縣的訊息,知會劉雲水與李過。
清水縣被劉雲水、李過拿下後,知縣拒不投降,被劉雲水當眾砍了腦袋,現在處於權力真空狀態,只有錢糧師爺一直悉心看守縣衙,李自成便破格提拔他為清水知縣,讓清水縣衙重新運轉起來。
縣裡的錢糧,原本是預備上交鞏昌府的,現在不用了,直接由李自成接管,用作天命軍的糧餉,也省卻了運輸上的時間與損耗。
從清水縣至固關一線,沿途的駐軍就交給邱時可了,清水縣將是天命軍在關山道的糧食中轉地,集中了兩個百戶,由邱時可親自駐紮,沿途的長寧驛、馬鹿驛、老爺嶺、安戎關,都有士兵駐紮,扼守南線與中線的長寧驛,也是駐紮了一個百戶計程車兵。
大震關雖然名頭極大,但自從有了安戎關,它就基本上報廢了,東有固關,西有安戎關,實在沒有修復的必要了,不過,如果關隘的城牆尚在,可以簡單修復一下,做為驛站也是好的,就叫大震驛吧,這樣從清水縣至固關,沿途有了長寧驛、馬鹿驛、老爺嶺、安戎關、大震驛,基本上每隔三十里就有一個驛站。
在關山這樣的山谷中,三十里差不多是運輸隊一日的路程,將來運送糧草就會便利許多。
四日下午,周賓押著將近兩千的戰俘,也是趕至清水縣,李自成將接管戰俘的事,交給陶智勇,命他用一個下午的時間,搞定這些戰俘,為天命軍所用。
次日早飯後,李自成帶著馬有水部計程車兵,押著糧草,加上所有的戰俘,超過四千人的龐大隊伍,一路向固關進發。
周賓部並沒有隨行,而是留在清水縣休整,輔兵則將附近的糧草,集中押送至清水縣城。
戰俘的人數太多,除了周賓帶來的,還有秦州衛的戰俘,陶智勇屬下的七八個百戶,也算是戰俘,只是他們歸降較早,現在不僅看押著其餘的戰俘,而且以身作則,不斷給戰俘輸灌著積極的影響。
剛剛離開清水縣城的時候,還有寬闊的官道,但過了馬鹿驛後,已是上山的趨勢,山谷也變得狹窄起來,兩名士兵勉強可以並肩而行,但戰馬卻不能並轡了,只能一匹一匹先後透過。
兩側的山勢雖然不高,但道路開始崎嶇不平,不時有山石阻擋在路途上,人馬可以透過,但裝載糧食輜重的車輛,卻是頗為艱難。
為了加快行軍速度,李自成舍了輜重部隊,只帶著馬有水部和三四千戰俘前行,讓押運糧食輜重的輔兵緩緩而行。
進入關山深處,道路越發難行,雖然還能見到官道的痕跡,但當道的山石卻是越來越多,山勢也是盤旋不定,時而急衝峰頂,直視雲霄,時而回旋往復,又俯衝谷底。
李自成鎖了眉頭,一直在思索腳下的道路,如果是這樣的山路,將來運輸糧草的時候,的確十分困難,大量的糧食會消耗在運輸的途中,天命軍比不得朝廷家大業大,無論是運輸的人力,還是糧食本身,就禁不起大量的損耗。
唯一讓李自成有些安心的地方,便是山谷中早已開闢出官道,雖然損毀嚴重,但路基卻是計較寬闊,如果重新修築這條道路,難度倒是降低了許多。
按照這個時代的標準,最好的道路,便是官道,乃是夯土而成,使用大量的人力,將黃土一點一點夯實、夯平,甚至連小草都難以生根、發芽。
這種官道也可以穿越山谷,先在山谷中開闢出路基,再用黃土覆蓋路面上的碎石,最後用人力將黃土夯實了,就是軍隊、商賈、百姓選哪個最為喜歡的官道。
但這種官道也有著致命的弱點,由於運輸的問題,道路上的黃土不可能太厚,時間久了,碎石就會露出來,就像現在這樣,官道要麼重修,要麼廢止。
即便是在平地上,官道也不耐雨水,不用說梅雨季節,哪怕是淅瀝瀝的小雨,也會讓黃土路變得溼滑,甚至泥濘不堪,行人勉強尚可出行,但運輸糧食輜重的軍車,以及運載貨物的商車 ,就只能在半途趴窩了。
李自成想要修築道路,主要是為了運輸糧食,這樣的官道,他顯然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