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伯所以東,湟水北岸,地面尚未完全乾透,表面結了一層薄薄的碎冰,踩在上面,發出“咕吱咕吱”的聲響,一隊數十人的騎兵,正順著湟水,向東南而去。
時間已經是二月,北風吹在臉上,還是恍如刀刮,不過這些騎兵,都是身著厚厚的明光鎧,只有雙眼與半張臉裸露在寒風中,他們時而打馬如飛,時而停下來指指點點,不像是急著趕路,倒像是一群追逐寒風的冬遊者。
“大人請看,這一片故地,是不是能開闢為優良的農田?”劉雲水忽地勒住馬韁,指著面前的一片開闊地帶。
李自成隨著勒住馬,放眼一看,湟水沿岸果然是平坦的谷地,還有一條不知名的小河無聲地穿過,如果開發出來,應該是優良的農田,然而此刻,這片土地上滿是青灰色的草莖,顯然是一處牧場,或者是荒蕪的無主地。
李自成皺起眉頭,碾伯所的糧食並不富餘,此處為何沒有被闢為耕地,以漢民族數千年的農耕經驗和技術,沒有理由會忽略這麼好的耕地。
“走,到前面看看!”
李自成再次向東南而去,不過,他似乎發現不對經,沿途而來,似乎沒有見到百姓,“雲水,怎麼沒有百姓,這一片土地,屬於何人所有?”
“回大人,這一片土地上的百姓,我們已經登記過了,基本上是藏人,”劉雲水伸手向北方一指,“大人請看,北面隱隱能看到一些山峰,那裡便是藏人的棲息地。”
“藏人?”李自成頓時皺起了眉頭,他在歸化西寧的異族時,想的都是土人,倒是忘記了藏人,這些藏人,有自己的佛教,而且還特虔誠,為了宗教,甚至連老婆孩子爹孃都不要,直接跑去寺廟剃度,要想歸化他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像土人,幾乎失去了本民族的語言,說話用的是漢語,對漢人的認同感高了許多。
如果不歸化他們,讓他們在這片土地上生存,又會怎麼樣?
李自成想了想,顯然不太現實,藏人是農耕加遊牧的混合體,如果是農耕還好些,只要像漢人那樣上交農業的稅賦,但遊牧就不同了,會佔用大量的耕地,同樣一片耕地,農耕與遊牧,兩者的產出相差百倍。
更令人氣憤的是,在這片土地上,向衛里納稅的只有漢人,其餘的土人、藏人、回人等,都是向自己的土司納稅,就像被滅掉的土人大土司陳有道那樣,他吃掉所有土人的賦稅,根本不用上交衛裡,這樣的異族,還算是大明的百姓嗎?
他在西寧推行天主教,就是為了在必要的時候,利用宗教的力量,同化與漢人同種的異族,但現在才是剛剛開始,顯然還不能發揮作用。
究竟要如何對待這些藏人?
是將他們斬盡殺絕,還是趕回兩藏地區,讓西寧真正成為單一的漢人區?
青藏高原上的藏人,的確讓人有些頭痛。
“雲水,此處有多少藏人?中間混有漢人嗎?”
“回大人,藏人有兩百多人,約有五六十漢人與他們生活在一起,”劉雲水似乎明白了李自成的心意,“大人,這些漢人,雖然還說著漢話,但他們的生活習慣,已經與藏人一樣,大都信奉佛教,長期下去,怕是……怕是變成藏人的一部分了。”
李自成的眉頭皺得更深了,可是,他現在沒有與朝廷正式決裂,至少維持著表面的和平,如果對藏人採取大動作,勢必會引起朝廷的警覺,況且,西寧現在的處境,東、北是朝廷的衛所,西面時常有蒙古人出沒,如果再加上藏民,那深入草原的三角城,恐怕就要危險了。
不過,既然歷史賦予了他這種機會,他還是要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走,藏人必須歸化,暫時只能採取溫水煮青蛙的法子,哪怕由此帶來三角城的險情,也是在所不惜,不解決這些民族問題,遲早會讓國家限於兩難的境地。
“雲水,如果讓這些藏民歸化,難度有多大?”
“大人,目前藏民在西寧、碾伯所的人數,僅次於漢人,如果要歸化他們,勢必要動用軍事手段,”說道戰爭,劉雲水的眼中頓時能噴出火來,“大人放心,碾伯所的藏人,比西寧少多了,歸化起來容易多了,還能給水果樓添人進口……”
“就知道水果樓!”李自成笑著呵斥道:“雲水,能有和平的法子讓他們歸化嗎?比如,歸化為農耕民族,他們的生活會更好。”
“大人,這恐怕不行,”劉雲水緩緩搖頭,“藏人對佛教,那是十分的虔誠,讓他們像漢人那樣,放棄佛教,那還不如殺了他們。”
李自成也會是沒法,他不是不願採取武力的人,但大明朝廷,就像一把刀一樣,時刻架在頭頂,遲早有一天,雙方會兵戎相見,以西寧現在的這點實力,和大明朝廷並不是一個級別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只要大明自己不倒,西寧一時之間,根本無法撼動大明。
不過,既然藏民對宗教虔誠,不如直接去找他們的宗教領袖,如果能讓宗教領袖歸化,豈不事半功倍?
究竟要如何收復他們的宗教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