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有門規,妖氣最多是作為滋補,不敢接觸太多。可邪道則不同。”祝青山有些同情厲有隅,局勢變換實在莫測。
“邪道許多人本就是為了實力不擇手段的人,厲師兄以桃谷的秘藏拉攏整合的燕北邪道,可如今修行的捷徑送到臉前,天穹缺口就在燕北,這妖氣誰能管住他們不去取?”
“一旦諸人得到的好處多了,便不服管,人朝大能若來此封天,屆時可就熱鬧了。妖氣復甦是邪道歸正洗白的好機會,正邪之分向來是排在人妖之分後面的。”
“你管他呢,跟我們有什麼關係?”祝紅雪翻了個白眼。
“也是也是。”祝青山大笑,“早些去雪山吧,去北邊避一避。”
宗門招募弟子按理來說是該有人來領路的。
因為大多數要入門的弟子們即便天才,此時也實力不濟。為安全考慮,需得人引領護送。另外一方面,各個宗門的山門也都頗有門道。
莫說是仙途新人,就是別宗的新一代領袖來拜訪,若是第一次來,多半也會不得要領,不知如何入內,需得通報。
捐門生的弟子更當重視,尤其自始皇帝隕落之後,靈氣再開,天才人物卻愈發稀少,夠格去捐的天才資質幾年也出不了一個。
燕尋連著幾回說捐,那是他家底殷實,背景著實厲害,今年祝青山說不願去,便作別的安排,來年依舊有的可選,這才讓人覺著捐門生似乎不是什麼非同尋常的事情。
不過燕尋畢竟來自皇脈,出行方面極為謹慎。行蹤低調迅捷,不願透露太多,因而沒有大雪山的修行者來燕郡或者自王府就隨行。
而是事先約好,在大雪山的山腳下匯合。
北境寒,雪山群峰高聳林立,終年繚繞在雲霧之中,看不分明。
每有落雪,往往經年堆積,許久不化。
時間一長,便也就遍覆諸峰,伴之繚繞的靈氣雲霧,給大雪山諸峰增添了三分仙氣。
加之雪山積雪,鳥獸因而不多,各種靈草仙木也就少有折損。
大雪山本就是丹藥名門,種植保護極為妥當到位,因而雪山處處都有藥香,別處難尋的珍材,此處根本算不上多罕見。
峰上遠觀潔白無瑕,雲霧之下卻還是暗色的山體。
上方雲霧繚繞,仙山下卻還是煙火氣濃郁的。
大多數宗門也是如此,境界高的仙師自可辟穀不食,斷絕五穀,這對修行有益。
但門下諸多外門弟子雜役,卻還是要吃飯的。
加之筆墨紙硯,丹朱符籙,零零總總還是少不得要用到世間雜物。
因而上方寧靜清冷的山門之下,一般總有些許小鎮,做得就是這仙門的生意。
只不過這些人大都有些功夫來歷,並非是凡間的百姓罷了。
山腳便有山門,白玉鑄就,不知年歲。
上有風霜痕跡,無人把守,但有神通。
若是沒有大雪山門人觸碰機關,不到第二境入微境的人便連這無人看管的山底玉門也過不得。
後起之秀燕北大雪山便有這等陣法,祝青山倒有些好奇多傳承了千餘年傳統大宗又會是何等光景。
過了玉門,燕尋的扈從盡去。三人跟著引路使者往雲霧中進發,行至半途,得窺群山景色一隅。
此地正是半山腰,因而既能見得下方煙火燈明,可見山間溪流木叢。往上看,則是看不分明的雲霧仙氣,以及入眼無垠的蒼茫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