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是好男不當兵。
可這些水師的校尉卻不同,他們一個個有水寨中有著極好的伙食,而且一個個看上去身體強健,身上穿著的,乃是上好料子制的衣甲,據聞其中不少,竟是大名鼎鼎官校學堂出身。
在尋常百姓眼裡,官校學堂出來的,就是秀才。
此等人,自是百姓們眼裡再光鮮不過的身份。
而如今這些人發了話,甚至親自帶人下海教授捕撈,甚至願意提供一部分的漁具,更是許諾了捕撈海魚之後,可獲得不錯的銀子。
利誘足夠吸引,自然就會有魚兒願意上前。
於是,終於有人肯嘗試。
第一批出海的,照著方法,果然帶著滿當當的海魚回來了。
這個時候,不存在所謂的過度捕撈,而且禁海之後,周遭海域的魚群幾乎沒有漁民這個天敵,因此,毫無懸念的捕獲量不小。
緊接著,他們一登岸,隨即便有人開始給他們的魚蝦上稱,照著價格,直接給銀子。
這些新漁民們,睜著吃驚不已的眼眸,幾乎是顫抖著捧著這沉甸甸的銀元,竟是老半天說不出話來。
平日裡務農,莫說是佃戶,即便是那些尋常的自耕農,家裡有個十畝八畝的土地,其實日子也是苦巴巴的,一年到頭來,勉強有一點養家湖口的糧食就已算是生活不錯了,至於錢……他們可能看過銅錢。
可銀子這東西,除了偶有一丁點的銀子打製成銀飾當做傳家寶之外,幾乎不存在和人進行銀子的交易。
可現在,這一趟出海,七八日下來,當這四五兩銀子落在手裡,卻給他們一種,說不出的激動。
他們眼裡放著光,光裡閃動著希望。
“多謝,多謝。”
一聲聲激動不已的致謝,這哪裡是在賣魚,就好像是在乞討一般。
很快,訊息傳出來,緊接著,便有許多的百姓,開始蜂擁下海了。
他們乘著水寨設計出來的一種專用漁船,拿著設計好的新漁具,一個個奔赴汪洋,彼此之間,交流著打撈海魚的經驗。
至於哪家小子,出海幾趟,竟回家便娶新媳婦的事。亦或者,誰家打撈的海魚多,因而被水寨那邊,賜了一個’捕魚能手‘的匾額之類的話,更是令人津津樂道。
許多的漁場,幾乎都是水師標定了位置,而後讓人掛榜張出。
所有的海魚,水師全數收購,並沒有任何的後顧之憂。
要知道,這裡是江南,江南的人口稠密,土地卻是稀少,因而……即便大量的勞動力下海,其實也不會耽誤農時。
而另一邊,則是在崇明這兒,卻出現了大量的曬魚場。
海魚太多了,收購之後,便立即僱傭一批人,開始掏去海魚的內臟,而後直接進行曬乾。
這海魚因為本就有鹽水,所以只要曬乾,並不會腐壞。
等這海魚曬乾之後,再專門進行儲存。
這崇明島上,足足建了數十個魚倉,便是專門儲存之用。
此時此刻。
陸謙在他的指揮使司的值房裡。
在制定了新的訓練計劃之後,而後召了書吏來。
“這幾日,收了多少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