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看著朱棣關切的目光,只好道:“兒臣遵旨。”
朱棣這才想起,今日的正經事好像是招待這韃靼、瓦剌三汗,當下便笑道:“這烏日格,亦是好漢,賜他十萬金。其餘博克之勇士,雖是惜敗,卻也不失為漢子,賜金五萬。”
三汗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慌忙謝恩。
朱棣今日心情顯然格外的好,隨即入宴,酒過正酣,及至下午的時候,方才教人散去。
他獨獨留下了張安世。
朱勇三人也跟著群臣離開。
這兄弟今兒都封了侯爵,心情自是舒暢,一個個神氣無比。
這朱勇道:“俺現在算是明白啦。”
張軏好奇道:“二哥明白了啥?”
朱勇道:“大哥神機妙算,只怕早料到咱們有此福氣,這一場功勞,是大哥送俺們的,說來奇怪,原來調教太子殿下,竟也算是大功勞,這樣說來,以後咱們得要好好幹。”
張軏摸摸腦袋,似乎也摸清了此中的脈絡:“二哥,咱們現在還調教得不好嗎?”
“從前還是太和善了,吃的苦頭太少。陛下不是說了嗎?他當初在大漠的時候,那才叫苦頭呢,相較起來,這算什麼?”朱勇極認真的道。
“可是……”張軏帶著餘慮道道:“這會不會令太子殿下記恨咱們?”
說話之間,朱勇和張軏對視了一眼,而後目光俱都落在了一旁叉手的丘松身上。
似乎一下子,又有了什麼主意。
朱勇道:“我看哪,太子殿下在步兵營已算是合格了,他最擅的乃是算術,調去炮兵營比較合適。”
丘松:“……”
張軏眼前一亮:“啊……對對對,是該給殿下加一加擔子了,太子殿下得知,一定很是欣慰,就這樣決定啦。”
丘松:“……”
…………
楊榮人等,俱回到了文淵閣。
到了傍晚,金忠來見。
金忠這兵部尚書,因為涉及到大量武臣封爵,所以需要來文淵閣辦一道手續。
不過此等事,其實不勞他這兵部尚書親自來,他執意來此,顯然也想聽一聽文淵閣諸公的建議。
楊榮顯然深知金忠的意思,因而請了金忠到自己的值房,又讓人去將胡廣和金幼孜一併請來。
眾人各自落座,彼此抱茶,先談了談天氣,隨即又談及到淮河的水患,以及河南一帶的大旱。
古時的災情,總是連綿不絕,不過今年多地大災,令文淵閣諸公,也不禁為之皺眉。
即便是太平府,其實也在災害的範圍之內,畢竟淮河水患,教太平府也遭了不少的損失。
“幸賴如今國庫充裕,如若不然,百姓們就要遭殃了,我等理當奏請陛下,請陛下拿出一些內帑中的銀子,也一併來賑濟,如此一來,便可共度時艱了。”金幼孜道。
胡廣皺眉:“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