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胡廣則欽佩地看了楊榮一眼,卻也和楊榮交換眼神,楊榮微笑,信步隨朱高燧和解縉一同隨駕往崇文殿。
到了崇文殿,朱棣升座。
百官入見,朱棣虎目逡巡百官,嚇得百官個個心驚肉跳,大氣不敢出。
朱棣道:“卿等這些日子,可還安分?”
這一下子,更是嚇得百官一個個魂飛魄散。
主要是大家已經接受了朱棣駕崩了。
現在這打心裡以為已經不在了的人,卻又在自己的面前活蹦亂跳,是人心理上都遭不住啊。
朱棣自是將眾人的表情和反應看在眼裡,他站起來,揹著手,道:“朕聽說了外頭有不少傳言,有人竟誹謗宮中,說朕駕崩了,可有此事?”
殿中安靜得落針可聞。
此時,朱棣看向趙王朱高燧道:“趙王,你是朕的兒子,你來說。”
趙王朱高燧默默地抖了抖,才道:“兒臣……兒臣只惦記著父皇……”
朱棣笑了笑,目光一轉,落在另一個人的身上,道:“解卿家乃內閣大學士,一定有所耳聞吧。”
解縉大驚,他是極聰明的人。
其實很多時候,若是愚蠢一些,索性就說自己不知道即可。
可偏偏聰明人心思多,第一個反應不是回答問題,而是心裡細細琢磨,陛下為何這也問我?
第二個疑問是,是不是陛下知道了一點什麼,故意試探?
第三個疑問是,又是否,有人在陛下的面前,進了什麼讒言?
無數的念頭湧入心頭,反而有些不知該怎麼應對了。
解縉久久不語,朱棣便怒道:“朕在問你的話。”
解縉連忙拜下道:“臣……略知一二,只是此等市井流言,當不得真。”
朱棣眯著眼,道:“是啊,當不得真,市井裡都還說,解公乃是天下一等一的才子,為了天下軍民百姓屢屢請命,國家有了解公這樣的人,乃是大幸之事。”
解縉慌忙道:“陛下,臣……”
朱棣卻是打斷他道:“解公的名聲這樣的好,朕就顯得相形見絀了,解卿真是眾望所歸啊。”
解縉戰戰兢兢,叩首道:“此等妖言,陛下何須理睬?這是有人要構陷臣於不忠啊。”
朱棣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是啊,朕自然知道,解卿的忠心……”
解縉腦袋磕地,心裡越發的發毛。
這其實也是朱棣和解縉之間的死結。
一個是喜歡直腸子的人,一個卻是滿肚子都是彎彎繞繞的人。
兩個人很多時候,其實都不在一個頻道上。
就如朱棣與丘福他們相處,朱棣說什麼,丘福幾個也不會放在心上。
而丘福幾個說了什麼話,朱棣也知道他們絕不會有什麼居心。
可解縉不一樣,解縉聰明過了頭,喜歡揣測,說話也是吞吞吐吐,永遠都留有餘地,每一句都藏著機鋒。
如此一來,朱棣哪怕只是一言一笑,都可能讓解縉衍生出無數種猜測。
只是人越聰明,恰恰就越覺得帝心難以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