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潘登北崖,滿心怨憤與憂慮,但聽著陳海一連串的犀利質問,他如坐針氈,汗水都要從額頭滲出來。
董潘以往與所有人一樣,都覺得聚泉嶺、鹿城諸多的利益,都應該是屬於太微宗,絕不應該有半點漏給其他宗閥,更不要說與太微宗有著極深恩怨的妖神殿共享了,也是因此很多人對陳海怨恨極深,但換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太微宗這些年有哪一家弟子做出的貢獻能比陳海更大?
董潘這一刻都懷疑自己滿心的怨憤,是否真能站得腳,他們是否真有資格對陳海如此怨憤?
陳海見董潘眼瞳裡浮現羞‘色’,心想董潘這些年在外面歷練,大概也早就認識世界之大,並不是事事都圍繞董族旋轉的,心裡多少存在羞恥心,但他也沒有想過能得到所有董氏子弟的諒解。
要是道理都能講得通,世間也就沒有那麼多的紛擾了,陳海從儲物戒裡,取出一套圖卷,遞給董潘面前,說道:
“這冊圖卷,還有許多不盡完善之處,也不知道宗‘門’會不會喜歡,但往後天機學宮,也會再去管宗‘門’喜不喜歡了。要是喜歡,此間的秘圖、戰械,宗‘門’皆可以問價來取;要是不喜歡,我們也不會再努力去討好宗‘門’的喜歡?”
董潘又驚又疑,看圖捲上有封禁印記,也知道這就是陳海要求太微宗認可天機學宮的條件。
然而認不認可天機學宮的存在,不是他有資格決定的,他此時自然也不能在陳海面前擅自拆開這封禁印記,去看圖卷的真正內容。
這時候董潘已經洩盡登北崖前的憤怨,想著陳海所說的話,要是河西往後還能從聚泉嶺購入秘圖、戰械,也或許是不錯的選擇,還了一禮,說道:“我這便回太微城,將圖卷‘交’給世子……”又朝趙如晦行了一禮,這才站起身來告辭。
看董潘不再是剛才那幅冷漠、拒人千里之外的模樣,陳海的心裡感受也稍稍好一些。
他隨龍帝蒼禹踏入這異世,在燕州能稍稍欣賞、相處還算不錯的故人還真是不多,能不翻臉也是儘量不去翻臉,他與趙如晦站起來,送董潘離開。
******************
董潘雖然不會擅自拆開封禁印記去看圖卷裡的內容,但也知道非同小可。
回到百獅嶺,他與解泉廷、陳珏說了陳海將在聚泉嶺成立天機學宮之事,為防止途中發生途中,又與解泉廷、陳珏兩人一起護送圖卷送回太微山。
世子董疇此時人在‘玉’龍山,董潘、解泉廷、陳珏趕到太微山,又馬不停蹄的趕往‘玉’龍山,在黃龍淵道院見到世子董疇。
董壽、陳烈率部進入河陽、歷川等郡與流民軍作戰之後,‘玉’龍大營便由副使柴騰暫領,董潘他們趕到黃龍淵,看到除了陳知義外,還有董蒲等河西軍的重要將帥,都聚集於黃龍淵。
表面上在董壽、陳烈率部東進之後,‘玉’龍大營就削弱成河西軍諸大營戰力最弱的一支兵馬,對南面鶴川軍的威脅也大幅削弱下來,但董潘等知悉機密的人心裡清楚,這兩三年間河西軍在兵馬規模是沒有大的擴編,而是將所有能擠出來的財力、物資,都集中用在道衙兵車弩營、戰禽營、甲馬營建設上。
河西軍諸營兵馬,最鼎盛時要接近百萬,西翼及北翼來自羌胡、妖蠻的威脅削弱時,兵馬會有所縮編,但也不會低於六十萬。
不過河西軍兵力雖盛,但河西軍真正的‘精’銳,還是由都護將軍府直接掌握的道衙兵。
從武威神侯董良時期,到世子董疇執政時期,河西道衙兵一直都穩定維持在三到四萬人之間。
道衙兵舊時以甲騎為主,雖然也編有弓騎甲卒以及少量的戰車、戰禽,但此時正式新編車弩營、戰禽營,主要也是神機弩(天機弩)如此強悍的弓械能規模化投入使用。
此次世子董疇巡視‘玉’龍山,扈衛兵馬僅有五千多人,但到董潘趕到黃龍淵後,看到扈衛世子董疇巡視‘玉’龍山的五千道衙兵,就是新編的車弩營、戰禽營、甲馬營‘精’銳,再看到董蒲等重要將帥都秘密聚集過來,他們心裡也清楚在上一次的‘玉’龍山大捷過去五年後,河西又要對鶴翔軍下手了。
只是這一次不清楚世子董疇的目標是佔領南面的鶴川嶺,還是徹底佔領鶴翔都護府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