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大門,左右各自修了殿,看似有僧人住持,
原本不大的祠堂,擴建加大了不少,大殿的入口題著’有求必應’.
難怪....
我們隨著進香的人潮緩緩移動,進入了大殿,
霎時金光閃閃,金碧輝煌,佛神下的金蓮,以及那供奉的金色佛神,
與千萬只蠟燭香火相映成輝,在煙雲中,真個瑞氣千條,霞光四照...
大夥不約而同心想:冷月瑤,修的好!
有個小僧看我們人多,請了知客僧出來領帶,
要我們先到旁殿歇息,等午繕鍾響,人潮自會散去,再進香也不遲...
知客僧看起來年歲不大,答應有度,淡定自若,
胸前垂掛著一串大小不一,色澤各異的樹子;
我們問起那金身,知客僧答
[莫約五六年前,有位女子前來求緣,置金修廟,
那年廟還在修整,附近一鎮,出了水患,災民自是有願,
主持修廟的村人,停了寺廟的修整,拿出剩餘的銀兩,散了下去]
我們幾人聽的正興起..知客僧突然停了下來;
寺內響起低沉鐘聲,咚,咚,咚,
一聲接著一聲響起,共響了十二聲;
知客僧站起,合什一禮[施主,小僧要去主持午繕,施主可略作休息,或自行進香]
小蕾急道[還沒說完呢..]
知客僧又一禮[小施主,有道是-吃飯皇帝大,午繕過後,若我們還有緣,小僧定告知]
當下衣衫飄揚,匆忙離去.
小蕾扁了扁嘴,小九拉過她的手,小舒看著楚
[讓人先放上牲品,蔬果,上了香再逛一下,午繕應該就結束了]
等大夥都上了香,見那知客僧在門口與香客道別,
看到舒園一行人,迎上[施主,可點了光明燈?!]
孩子們齊齊點頭,知客僧看著孩子,微微一笑
[小僧送你們出寺,順道把故事說完吧..]
[當時,那點銀兩自然是不夠的,
那村人把自家的田產祖屋賣了當了,仍然是粥少人多..
可就這樣頂了幾日,朝廷的賑糧下來,
災民有了吃穿,卻感念那村人,
有些回了鄉里,安頓了家人,又回來搬磚搬瓦,
有的就乾脆在附近起了茅廬,幫著修築這廟,
就這樣,趕了些時日,寺廟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