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靈球砸在趙皮卡的腦門上,發出了一聲清脆的響聲,然後紅白兩色的精靈球上下開啟,肥碩的趙皮卡化成一道白光,直接被吸進了精靈球中。
然後精靈球瞬間合攏,落在了地面上,球體中間一盞紅色的訊號燈亮起,精靈球在原地一陣搖擺——這有一個“收服過程”,如果精靈球中的精靈不反抗,或者無力反應,那麼指示燈接下來就會變成綠色,也就代表這隻精靈被正式收服了。
“不行,快出來!”
小學生新一面色大變,趕緊彎腰撿起精靈球,只是不等他做出任何有效動作,精靈球就傳來“叮!”的一聲,同時球體中間的紅色訊號燈也變成了綠色——這就代表收服結束,這隻閃光種皮卡丘就是他的精靈了!
“···糟了···”
小學生新一渾身一震,痛苦的閉上了眼,完蛋了,來不及阻止了。
別小看精靈球就那麼盈盈一握的大小,但是其中蘊含的黑科技簡直令人難以想象,仔細分析起來,要4個模組。
首先就是無論多大的精靈,都可以收入其中的“空間摺疊”模組,但這只不過是最表象的技術。
再比如說,精靈球的“金鑰系統”模組——這是很重要的,就像每個人的手機解鎖密碼或者是銀行卡密碼一樣,每一個精靈球也是有著獨特的使用密碼的。
只不過精靈球的使用密碼不是簡單的“數字字母組合”、“指紋”或者是“面部識別”之類的低階技術,而是加密程度最高,幾乎無法複製的“腦電波頻率識別”。
當訓練師手裡拿住一個未啟用的精靈球時,精靈球就會記錄下持有者的腦電波頻率,完成一個“繫結”的效果,確定物產權並形成金鑰,以後這個精靈球就歸屬於這名訓練師了。
接著就要說一下與這個“腦電波金鑰系統”息息相關的第三個黑科技模組了——那就是“精靈情感連結模組”。
為什麼大多數被收服進入過精靈球的精靈,都特別聽從人類訓練師的指揮?這絕對不是因為簡單的“愛”,畢竟大部分的精靈都是被打敗後,無力反抗才被收入精靈球中的,前一秒還打生打死,下一秒就卿卿我我顯然有些不科學。
真正的原因就是“精靈情感連結模組”在發揮著作用!
所謂的“精靈情感連結模組”,通俗一點說,其實就是“洗腦模組”。
當精靈第一次被收入精靈球中,經歷“收服過程”時,實際就是在進行“洗腦”,將精靈球中記錄下來的“持有者腦電波”與精靈進行繫結,從技術層面,強行讓精靈對訓練師產生感情。
雖然說這個模組也不是萬能的——比如說有一些弱小的精靈因為戰鬥而進化,實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就會開始略微擺脫“精靈情感連結模組”的控制,如果在長期的相處中,訓練師也沒有能得到這隻精靈的認可,那麼有時候就會出現“指揮不動”的情況。
以上這些屬於訓練師對精靈球、對精靈的控制模組,還有一塊黑科技內容,卻是各地區政府,對於訓練師的控制了。
每一個正常途徑發售的標準精靈球,包括現在這些小學生手裡的,都還有一個“判定與記錄上傳功能”的模組。
《精靈管理法案》中有明確規定,任何人隨身攜帶的精靈數量,不得超過6只,多餘的精靈只能放在精靈球裡,並寄養在專門的精靈中心。
另外還有一些“任何人不得遺棄已經收服的精靈”、“精靈的交易、轉讓必須依法納稅,並且在精靈中心進行登基記錄”等諸多規定。
但是很多事是沒辦法靠“自覺”來達成的,順便為了防止一些犯罪行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技術層面解決。
“判定與記錄上傳功能”模組的存在目的即是如此,這個模組會自動檢測周圍同一腦電波頻率的精靈球,一旦超過6個,多餘的精靈球裡即使有精靈,也無法再召喚出來;同時,每次有精靈球收服新的精靈,資料都會透過無線網路,上傳至各地區政府的精靈資料中心備案。
···
求票啊。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