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房裡,擺著茶几案座,桌上六道素菜,兩樣素點,賣相樸素,味道卻是十分可口,遺玉心滿意足地吃了個飽,同李泰挪到院子裡品龍井,對著他發出一番感慨。
“明日讓府裡的廚子來學,想吃時隨時做了。”
遺玉搖頭,“真帶回家裡,一樣的東西,未必會有這個味道。”
稍一沉吟,她又猶豫著問道:“我昨日檢視了府裡的賬目,據說你捐了一大筆香油錢給這寺裡,是何故?”
“求神拜佛,自有用處。”
這話分明就是敷衍,但遺玉清楚李泰不會無的放矢,就不去追究他花了這麼一大筆錢財到底作何。
魏王府如今是短缺,然遺玉沒打算主動和李泰提起這個,只准備偷偷用自己的私房先把缺口堵上,在她心裡,確同他沒什麼你我,更何況李泰也不是那種長久入不敷出的人,他來錢的路子廣,只不過花的也多。
遺玉吃了茶飯,胃裡舒服,曬著暖融融的太陽,聽著不遠處傳來的梵音,覺得是該離開,又問李泰:
“咱們一會兒去做什麼?”
李泰見時辰還早,並不急著做主,反問她:“可有什麼想去之處?”
遺玉正有打算要去的地方,便順勢道:
“去東都會逛逛?”
再過幾日就是李泰生辰,雖是隻擺小宴,請熟人,但夫妻倆總不至於穿著舊衣裳,王府裡空了,現在叫府中的裁縫的金匠去趕製,難免慌張,不如去市面上走走,就是不知道李泰願不願意陪她逛。
“那就先去東市,稍後再到芙蓉園去看看。”李泰起身,拿了主意。
遺玉欣然點頭,上前挽住他手臂,兩人踱步朝寺外走。
東都會是長安城最繁華的地段,店面商家櫛比鱗次,販夫走卒於街頭巷尾出沒,甚有些操著外地口音的賣家,南來北往,可以說,只要你口袋裡的銀子足夠,沒有什麼是你想買卻買不到的。
遺玉以往穿戴多為魏王府內製,但針腳線面卻有不少是在東市高檔的商區採買,故而認得幾家專門向貴族供貨的大店牌子,就直接帶了李泰找過去挑現成。
汜水坊裡最大的珠寶鋪子,是在東街的“藏珍樓”,三層高的秀氣小樓立在一片一二層高的建築當中,尤為顯眼,遺玉只在一年多前同盧氏一起給晉璐安挑買做聘的首飾,親自來過這家鋪子。
進了店面,遺玉就指了茶座讓李泰去等著,自己領平卉到櫃檯上去看。
說來也不算是巧合,這藏珍樓裡每日接待的貴客不說上百,也有五十,客人之間不免是相熟的,因而會在這裡碰上盧榮和夫婦,遺玉只是稍稍訝異了一下,便在對方擠出的笑容裡,客套地打了招呼。
“見過魏王爺,魏王妃。”
“二伯,二伯母。”
他們這一打招呼,已叫店裡四周挑選鐲子掛件的客人們回頭看,有幾個認出正往茶座走去的李泰,見他出現在這裡,心底驚訝不說,慌慌張張地放下了手中的東西,上趕著來見禮。
“拜見魏王殿下,魏王妃,下官有禮。”
“見過王爺,王妃。”
......
而京裡有耳目的府第,誰不曉得李泰勢大,魏王府昨日一天的拜帖,就摞了半尺來高,奈何李泰置之不理,除了早上不請自來的長樂,這兩三天,是沒一個能進了王府的大門,這下有緣在外頭見著,哪個不想著上前搭上一句話,賣個好,再不然就是趁機混個臉熟。
遺玉始料未及這場景,剛才還敞亮的店裡,彷彿一下就變得擁擠起來。
男客們瞅準了那邊的李泰,女客則藉機同遺玉搭話,就她今日這身舊衣淡釵,愣是被她們想出了百八十個詞兒來誇讚,更有聰明地將話題引到小雨點身上,成功地讓遺玉主動開口接話。
“孃親,這便是堂姐嗎?。”
遺玉嘰嘰喳喳裡聽見一聲脆響,轉過頭,就見到竇氏身邊偎著個小丫頭,十三四歲大小,白白淨淨,一雙大眼,模樣生的十分乖巧。
孃親?二伯家裡何時多了這麼大一個女兒出來,不是隻有一位妾生的小少爺麼?
遺玉狐疑地看向竇氏。
======== ================= ================= ================= =========
第三三一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