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妃跟著平陽公主回京的事,很便在長安城上流圈子裡傳開。
要說魏王妃以前是一個招女人眼紅的位置,那麼現在已成了眾女茶餘飯後譏酸諷刺的笑料,畢竟魏王府風光不再,即便她是同平陽公主一起回京,也掩飾不了她背後的狼狽。
同遺玉有過節的人,自然是樂得看她落魄,等著落井下石的時機,而同遺玉有親的人,一部分選擇了迴避風頭,剩下的則是真正擔心她處境的親友。
程小鳳在遺玉回京後的第三天,就聞風找到公主府,平陽知會過府中下人,不避魏王妃的客人,於是她才得以輕鬆進了平常人掙破頭都難入一回的大門。
閨友相見,分外“眼紅”,話沒說上兩句,看著遺玉略顯消瘦的臉蛋,程小鳳便先落下淚來:
“我就知道魏王是被冤枉的,怎麼會說謀反就謀反了呢,可憐了你,我那會兒聽說宮裡派兵抓你們,是擔心死了,若非是齊大頭也被這事牽扯了進去,天兒還小,宅裡又有幾個跳脫的,離不開人,我肯定一早帶人出去找你,哪讓你吃這些苦,我真恨我不夠義氣。”
說著說著,她便伸手去捶打自己,遺玉嚇得連忙抓住她手腕,笑罵道:
“竟說胡話,你要真是放著家裡夫婿孩子不管,跑出去找我,那才是腦殼跌壞了。別哭,我還好些話要問你,你要是哭啞了嗓子,我找誰問去。”
程小鳳抿住哭聲,蹭了蹭眼淚,反握住她的手,道:
“我知道你要問什麼,來時候雅婷都同我交待過了,墨瑩文社還好,因入社的姐妹當初都是精挑細選的,沒哪個透露出去是你在當家。你不知那無雙社眼下就惦記咱們的勤文閣,巴不得我們同你扯上關係,好藉機挑事,故而知道你回來,大家雖都擔心的很,商量後,怕都過來探望太扎眼,恐被人瞧出什麼,我便一個人來了。”
程小鳳這番話,其實是有虛頭,在朝堂上揭出李泰“謀逆”一事後,墨瑩文社便冒出了兩三個不安分的人物,挑唆著社裡的夫人小姐們退出,又幾次偷偷摸摸想在勤文閣找賬本,被史蓮發現後,幾個掌事的當即拿了主意,軟硬兼施,愣是要那幾個人閉緊了嘴巴,灰溜溜地攆出了社裡,又自掏腰包發下一筆紅利,穩定了眾女的情緒。
史蓮她們同程小鳳一樣,之所以會這麼做,並非全是因為對遺玉有著一份情誼在,畢竟涉及謀反,誰敢胡亂沾惹,但勤文閣的利益是她們明眼見過的,幾個月前捐出去的幾千貫紅利不是假的,院子裡鎖起來的客人名冊更不是虛的,她們衡量利弊,也是為了自己,才要護住墨瑩。
這其實也是遺玉當初想要的,團結是什麼,有了共同的利益,才能牢牢地捆在一起。
“我二嫂是不是回了孃家?”遺玉問起晉璐安的現狀,這也是盧氏路上最擔心的,太子雖然迫於壓力,只是下令捉拿魏王府親眷,但難保不會私下為難他們盧家的人。
“你放心,璐安是我孃親自送到晉府去的,”程小鳳問一答三,“你姨母一家也還好,有我爹力保,並未牽扯牢獄。”
“那就好,”遺玉舒了口氣,最後才問道,“我路上聽說魏王府和文學館都查封了?”
程小鳳忿忿道:“是啊,你那大宅子,現在怕都被搜得亂成破廟了,還有芙蓉園,也被太子收了回來,成了女館那群人的玩樂之處。文學館被封了以後,《坤元錄》也停撰了,齊大頭找不到事做,整日悶在家裡讀死書,我看著他就煩。”
早知道《坤元錄》的進度會被影響,比起宅院,遺玉更擔心李泰的心血,她暗皺了眉頭,便反過來去安慰程小鳳:
“要說王爺勾結突厥人,我是一百個不信,就不知這當中有什麼誤會,還需等那西征的將士們回京再說,你且別擔急這個,齊大人日子也不好過,你少同他倔氣。”
勸了一會兒,見程小鳳有聽沒進,遺玉便不再說教,讓丫鬟去叫秦琳抱了小雨點來,給程小鳳看。
“哎喲喲,可叫我見著你那寶貝了,”程小鳳從秦琳手裡摟過小雨點,整個人立馬雨過天晴,“瞧瞧這眼睛鼻子,長大了是得有多俊呀,唉,看看你這娃兒,再看看我家那個,天兒生了他爹一樣的大腦袋,醜壞了。”
聽著程小鳳抱怨,遺玉不以為真,齊錚不醜,程小鳳俊俏,生出來的孩子怎麼也不會醜了。
小雨點早先吃過奶,睡得呼呼的,被程小鳳摸摸鼻子拉拉手,也不見半點醒來的跡象,稀奇的程小鳳又去拿她家整日不睡覺的齊小天比較,對遺玉有這麼個省心的女兒,羨慕十分。
時別將近一年,兩人才得見一面,說不完的話,直到天黑,遺玉才催了程小鳳回去,臨走前,塞了一隻裝信的竹筒給她,千叮萬囑道:
“你幫我個忙,到西市南大街上,有一間毛皮鋪子,去找一個姓裘的掌櫃,把這信交給他。”
程小鳳想必也知道遺玉交待給她的不是小事,便好好將竹筒收進懷裡,道:
“我省的,過兩日再來看你。”
(平安夜,願大家平平安安,聖誕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