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故意含混其詞、顛三倒四。
她很清楚,中午她在牛氏院子裡的那一通鬧,沈家的“故事”早就被周圍的鄰居知道了。
沈家所在的區域,雖然標榜非富即貴,但這個“富貴”也是相對而言。
跟普通小老百姓比起來,這裡的居民還算富貴。
可跟真正的大富之家相比,這裡就是一群剛剛解決溫飽問題的屁民!
所以,周圍的鄰居們,依然很八卦,會不講什麼規矩的偷偷躲在人家後牆聽熱鬧。
知道了什麼新鮮的八卦,也會積極的傳播。
安妮相信,雖然不到半天的功夫,但附近的百姓,應該都聽說了沈秀才家的新聞。
果然,跟安妮搭話的這位大嬸,聽到安妮的話後,眸光不停的閃爍,臉上更是露出八卦的渴望。
“確實挺嚇人的。”
大嬸為了得到更多的八卦,便順著安妮的話,接了一句。
“可不是!我小門小戶的,又是過門沒兩年的新媳婦,哪裡見過這樣的陣仗?”
安妮拍著胸脯,一副心有餘悸的模樣,“偏偏相公又出門了,家裡也沒個商量的人。我就想著回孃家一趟,好歹跟我哥哥說一聲。”
“對對,這種事兒啊,最好還是跟安捕快說道說道。”大嬸這次倒不是隨意符合了,而是真的這麼認為。
不管是“安氏”之前說的孩子偷偷跑出去,還是安家進了賊把孩子偷走了,這些都算是治安事件。
而既是治安事件,官府就繞不過去。
巧得很,安三孃的孃家大哥安大郎是府城的捕快,算是官府中人。
安大郎生得魁偉,性子卻憨厚,走了外公的路子當了捕快,也不會欺壓市井小民。
鄉鄰、熟人遇到點兒大事小情,安大郎也熱心幫忙。
所以,別看安三孃的名聲一般,周圍的三姑六婆對她褒貶不一,但提起安大郎,眾人卻都會豎起大拇指!
“是啊,偏我婆婆,唉,不說了!”
安妮故意提及牛氏,還故意露出一言難盡的表情,那語氣、那神情,引得圍觀的婦人們猜測不已。
目送安妮乘坐馬車離開,眾婦人湊到了一起,嘰嘰咕咕說起了沈家的八卦。
不得不佩服婦人們的想象力,讓她們一通腦補,各種靠譜不靠譜的“真相”紛紛出籠。
“安三娘”這個傳說中的惡毒繼母,在婦人們的口中,也成了為難的後母。
牛氏還算不錯的好名聲,也受到了些許影響。
反正吧,眾人不再堅信“安三娘”是什麼毒婦,甚至還是勇於救繼子的好母親!
這些,安妮並不知道,知道了也不在意。她就是順勢這麼一推,有效果最好,沒有效果也無所謂。
因為除了所謂的輿論,她還有孃家,這才是她最有利的依靠。
安家出身市井,在貴人眼中,不過是升斗小民。
但安家在底層也有一定的關係、人脈。
比如安外公,是府城有名的屠夫,半城的人都吃過他宰的肉,就是府尊大人府上,也曾經把安外公請去殺豬、宰牛。
有件事,跟府尊大人有關,安妮必須確認一下。
而自己這邊唯一能接觸到知府這樣顯貴的人,就是安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