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意思?什麼叫‘別勉強’?”
郭氏似乎明白了什麼,可又不十分清楚,她趕忙追問來一句。
郭苗兒看了眼她的臉色,見她不再陰陽怪氣,心裡略略放鬆了些。
沒有那麼畏懼了,郭苗兒說話也就愈發順暢,“姑母,您還記得那位馬老孃嗎?”
郭氏一怔。
馬老孃?忠勇侯馬忠的老孃,京城出了名的老潑婦?!
“馬老孃滿京城都有名,為什麼?還不是因為她蠻不講理、潑辣粗鄙?”
郭苗兒見郭氏將自己的話聽進去了,還露出有興趣的表情,心裡愈發安定,又有點兒狗頭軍師的架勢了。
她壓低聲音,繼續說道,“姑母,您也知道,馬老孃不止馬忠一個兒子,表面上看,她似乎很重視這個有出息的長子。事實上呢,我聽人說了,馬老孃最得意小兒子。”
郭氏眼睛一亮,別說,這件事她還真不知道。
她也跟著壓低嗓門,“果真?馬老孃更喜歡馬家的小郎?”
“沒錯,我也是聽馬家的一個遠房親戚說的。她跟我一樣,都是馬家的表親,後來馬老孃要進京,老家的親戚怕斷了聯絡,就讓族中的一些年輕人跟著馬老孃一起走。”
“嘴上說是讓年輕人去京城見見世面,其實就是想賴在馬家。”
“馬老孃也明白這些,只是馬家的祖墳還在老家,將來她死了也要落葉歸根,為了自己的身後事,馬老孃也不敢得罪族裡,就挑了幾個聰明的男丁和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帶到了京城。”
“那個女孩子就是其中之一,但她不是馬家的堂親,而是表親。她跟我同病相憐,說話也投緣,平日見了面,便無話不說。”
郭苗兒汲取了之前的教訓,這次為了表明自己所言非虛,把訊息的來源詳細的告訴了郭氏。
郭氏聽她得這般事無鉅細、有根有據,也就信了。
馬忠和秦猛一樣,都是貧寒人家出來的孩子,一人發達,全族都要跟著沾光。
秦家有表親、族人投靠,馬家自然也少不了。
“馬家的表姑娘,對你都說了什麼?”
郭氏愈發有興致了,因為她有種預感,這次郭苗兒給她出的主意,應該不會太差。
“她說,馬老孃一共生了三個兒子,最喜歡老小,馬侯爺雖是長子,可因為從小被祖母抱走,所以跟馬老孃並不親近。”
“還有啊,她還告訴我,馬老孃之所以看馬侯爺的糟糠不順眼,最主要還是因為那個糟糠是馬家祖母的孃家人,他們的婚事也是祖母一手促成的!”
婆媳是冤家,更不用說因為婆婆的關係害得自己骨肉不親,最後連兒子的婚事都插不上手……郭氏以己度人,她很能理解馬老孃的心思。
換成她,她也不喜歡長子,想休掉、甚至弄死長子媳婦。
“馬老孃這般鬧騰,正是因為心裡更偏心小兒子,她不在乎長子怎麼想,只要長子、媳婦做得不讓她滿意,她就各種鬧騰。”郭苗兒意有所指的說道。
剩下的話她沒說,但郭氏瞬間就明白了。
對啊,但凡是心疼兒子的母親,都會處處為兒子著想。
比如那些跟馬忠、秦猛一樣苦出身的勳貴,人家的父母也都是沒啥見識的底層人物。
可人家父母心裡有兒子,怕自己言行不當會給兒子惹麻煩,乾脆就關門謝客。
遇到那種實在推脫不開的宴集,老人們去了,也是不亂動、不亂說話,碰到有人譏諷,人家也是憨憨一笑。
弄到最後,那些看不起土鱉的貴人們,也不好為難、戲弄幾個老實本分的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