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這番急赤白臉的表述,大大取悅了王家家主。
老人家捋著花白的鬍鬚,含笑頷首,“那就好。”
安妮見王家主的態度愈發緩和,她一改剛才的魯莽,而是換成了推心置腹的模樣,“阿翁,料想您也知道,小子我出身卑微,自幼跟在聖人身邊。”
聽“秦猛”猛然提起自己的身世,王家家主稍稍收斂了笑容。
其實,早在跟聖人談論婚事的時候,王家就知道了秦猛的所有底細。
知道他出身貧寒,知道他曾是柳家家奴……說實話,這般出身,著實有些不堪。
饒是王家家主更看重個人能力、品性,也有些過不去這個坎兒。
家奴啊,哪怕已經放了身契,成為自由民,可曾經的過往,卻無論如何都抹殺不掉。
一想到他們王家金尊玉貴的女兒,有朝一日居然要委身一個家奴,王家家主就禁不住覺得羞辱。
但,王家早已跟新朝結盟,新朝向王家展示了誠意,王家就必須投桃報李。
原本,王家家主捨不得嫡出的孫女兒,就想隨便找個族中庶女應付了事。
還是二孫女兒勸住了他,“阿翁,咱們是結親,不是結仇!秦國公或許不懂這裡面的貓膩,但聖人一眼就能看穿。到那時,可能會影響整個家族的佈局。”
“阿翁,孫女兒知道您是心疼孫女兒,但相較於整個家族,孫女兒一介女子,實在算不得什麼。”
“什麼屈辱?呵呵,戰亂時,某些家族裡還有被賊寇凌辱的女兒,他們就算逼死了女兒,臉上也沒甚光彩!”
“那等危難之時護不住家中婦孺,只知道讓婦孺自殺謝罪的無恥小人,他們還好好的苟活於世,我王二孃為何要覺得屈辱?”
“英雄不問出處,秦猛一介馬奴都能成為戰功彪炳、手握重權的安國公,足見他是個有本事的人,已強過只知固守姓氏的‘貴人’許多倍!”
聽著孫女兒入情入理的分析,看著她堅毅果決的表情,王家家主陡然生出“恨不為男兒身”的遺憾。
唉,他家二孃多麼好的孩子啊,卻便宜了這麼一個什麼都不懂的莽夫。
幸好,這個莽夫雖然“呆愣”了些,卻也是個知錯就改、不懂就問的好性子。
“嗯,聽聞過一些。”王家家主將心底的那些事都壓了下來,淡淡的點頭。
“聖人待我恩重如山,皇后亦是對我更是無比照顧。”
安妮提到這對夫妻,臉上露出感激之色,她更是語氣中帶著無盡的嚮往,“那時,小子經常看到聖人和皇后,你尊重我、我尊重你,你心疼我、我心疼你,夫妻間不知有多和睦。”
王家家主挑眉,帝后和睦,這是朝中人人皆知的事。
只是,近一二年間,不斷有新鮮嬌嫩的女子進宮,皇帝開始寵幸一些年輕貌美的宮妃,皇后反倒變成一個擺設。
尤其是宮中的姜淑妃,更是無比風光。
皇后的母族受封承恩公,此乃朝廷慣例。
可姜家,不過是出了個妃嬪,竟也得了個縣男的爵位。
雖然是最末等,但姜家實在沒什麼功勞啊。
至少跟那些征戰疆場的悍將相比,著實沒資格。
世人都知道,姜家能有此殊榮,全都是養了個好女兒。
為此,民間甚至有了“生兒不如生女”的傳聞。
聖人這般抬舉姜家,擺明了就是愛屋及烏。
宮中有了寵妃,人到中年、人老珠黃的皇后,雖然地位穩固,但總讓人產生一些不好的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