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是安三少啊!”
標王主人發現有人爭搶自己認定的廢料,心裡便有些犯嘀咕:難道這裡面還真有什麼寶貝?
他更是有些猶豫:要不,這兩塊廢料就不賣了?
再讓解石師傅努力一下,興許就有驚喜呢。
這不只是錢的問題,更多的還是面子。
想想也是,他能夠花一億多去競拍標王,除了看好這塊原石之外,還是想闖名號、造聲勢。
結果,卻、卻——
而如果,再傳出這樣的狗血橋段:在他不要的下腳料裡,卻開出了天價的翡翠。呵呵,他可就真成為別人傳奇經歷中的無腦陪襯了。
也將會成為段子裡令人嘲諷的“有眼無珠”,歷久彌新的在圈子裡流傳。
真要到了那個時候,他再無什麼顏面可言。
所以,標王主人想反悔了。
哪怕最終不得不賣掉這兩塊下腳料,他也要用一個“適當”的價格,至少不會讓自己後悔、讓別人嘲笑。
但,這也要看情況。
如果跑來買廢料的,只是眼前這個小菜鳥,他耍無賴也就耍了。
可、可,這次參與競爭的人,不是別人,恰是他們圈子裡赫赫有名的安家三太子。
這——
標王主人就有些萎了。
一來,他得罪不起安氏。
二來,他不能在圈子裡落個“不講誠信”的壞名聲。
他已經喊了價,人家安三少也認同了這個價格,那麼這樁交易就該順利進行下去。
倘或他因為疑心自己把好東西賤賣了,想反悔,那可就犯了玉石圈兒的大忌。
這個行當,原本就是靠眼力、靠運氣吃飯。
把東西賤賣了,讓別人撿了漏,那是你功力不到家,活該認倒黴。
被人知道了,也頂多就是當個笑話談論一下。
可如果反悔、耍賴,這就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品性問題。
這般出爾反爾,以後誰還願意跟他做生意?
“……呵呵,您要是相中了這兩塊料子,直接拿去就好!”
標王主人雖然明白那些道理,可心裡到底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