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母的那些話,本意只是顯擺。
沒想到,卻給了表弟幻想的空間。
他跟妻子和父母商量了一番,最終決定:來省城開店!
董母:……
她確實心疼侄子,也願意拉拔孃家一把。
可、可,這些都有個大前提,就是不能損害她自身的利益啊。
話說,這一個多月,侄子一家四口跟他們老兩口擠在二居室,又是吃喝、又是遊玩,花錢就不說了,關鍵生活很不方便。
也就是董父好糊弄,一天三頓飯、每頓給點酒,他就不管家裡的那一套。
換個人,老婆娘家來了好幾個人,其中還有鬧騰的熊孩子,在自家一住就是一個多月,正常點兒的男人都受不了!
暫住一個多月,都讓人無法忍受,就更不用說長期住下來了。
沒錯,就是長期!
雖然侄子沒有明說,但董母多精明的人啊,從他的話裡就聽出了些許深意。
而且這種事,也是明擺著的,根本不用說太透。
侄子要在省城創業,租店面、一家吃住都需要錢。
店面什麼的,這筆錢是不能省的。
但吃住之類的花銷,卻可以想辦法。
董母可是人家的親姑姑啊,親侄子來省城,沒地方住,可不就該住在姑姑家?
等侄子的生意上了正軌,有能力自己租房、甚至是買房,再從姑姑家搬出來也不遲!
用他們老家人的話,親戚就該相互扶持。親侄子來省城,放著姑姑家的房子不住,卻跑去花錢租房,她這個做姑姑的,以後還怎麼有臉回孃家?!
但、但董母真心不樂意啊。
表弟也是個機靈人,他知道自己想長期賴在姑姑家,就算姑姑能忍,姑父、表哥什麼的也不會同意。
更不用說,他還想拉董母“投資”他的小店!
董母這邊的工作,他就必須做足了。
“姑,我開店,一是為了自己,二是為了孩子,三來、也是為了你!”
表弟偷偷拉著董母談心,說話的時候,那叫一個推心置腹。
“前兩個就不用說了,省城的條件,肯定比小鎮好。我要說的是最後一點。”
表弟說到這裡,有些心疼的說,“姑,這段時間,你總說表哥有本事,娶了表嫂這樣的好媳婦。您這話沒錯,我也覺得我哥厲害!”
“但,姑,我心疼你!”
董母楞了一下,她兒子有本事,不是應該高興嘛,侄子怎麼還“心疼”上了。
表弟不但能說,還特別會演,說著說著,眼睛就紅了,“姑,表嫂家條件這麼好,又是給買房、又是給辦婚禮的,出了這麼多錢,人家肯定在您面前特別有底氣!”
這句話,瞬間戳到了董母的心尖兒上。
沒錯,董母雖然得意於能讓親家倒貼,可她面對安家父母的時候,到底有些底氣不足。
什麼有心無力,什麼沒辦法,說穿了,不還是因為他們董家窮!
人窮氣短啊。
董母之所以在結婚的時候,提那麼多過分的條件,一來確實想佔便宜,二來也是自卑作祟!
有些人自卑之下,更加會懂得分寸,不會我窮我有理的鬧騰。
而有的人,自卑、自卑著就扭曲了,非但不會好好和人家相處,反而處處挑毛病、找茬。彷彿唯有這樣,才能維持自己所謂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