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安佳妮自私絕情?說這話的人,到底知不知道具體情況,到底有沒有良心?”
“你們為了博眼球、引流量,還真是什麼話都敢說啊!既然這麼敢,那你們敢實名嗎?”
“你們不敢!我敢!而且我比任何人都有資格說這些,因為我就是負責搶救安佳妮媽媽的護士之一!”
“沒錯,我們親眼看到了整件事,也知道了很多聽著就讓人心酸的內幕!”
“我們不確定安佳妮是否早就知道她媽媽得了癌症,但我們卻知道,當初安佳妮是從高考考場上跑出來,求助民警,然後找到在幾十公里外自殺的安母的!”
“要知道,那時候網上還沒有那麼多的靈異事件報道,大眾對於所謂的相面還非常質疑。可安佳妮,只是因為懂些玄學的同學的一句提醒,就直接放棄了高考。”
“作為一個應考生,她不知道高考的重要性嗎?可她還是為了一個不確定的‘算命’而放棄了。為什麼?還不是因為她太關心自己的母親和哥哥!”
“安佳妮那時還不到十八歲啊!說安佳妮涼薄無情的人,我倒想問問你,你在十八歲的時候,又都幹了什麼深情厚誼的大事?”
鎮醫院的護士和工作人員,也不是多麼喜歡多管閒事。
相反,他們因為職業的緣故,變得更加謹慎,輕易不敢說些落人話柄的話。
可,這次,他們真的有些忍不住。
因為,安佳妮那個小姑娘實在太可憐了。
他們親眼看到她一個人面對至親的離去,看著她明明還是個半大孩子,卻要照顧一個比她高那麼多的傻哥哥。
他們還看著她一點點適應“家長”的角色,從無所適從、到慢慢熟悉,短短几天的功夫,就能遏制自己所有的情緒,耐心細緻的照顧人。
除此之外,他們還親眼看著她一個人獨自料理安母的後事,入殮、火化,然後一手牽著人高馬大的傻哥哥,一手艱難的抱著骨灰盒,踏上了歸途……
目送那一大一小的背影離去,饒是醫護人員見慣了生死、看遍了人間慘劇,也忍不住心生憐憫。
他們會對“安佳妮”有這麼深的印象、感觸,更多的也是因為這個孩子本身就是個普通人。
她不像那些傳頌故事裡的“聖人”,沒有一上來就各種光偉正,一言一行都透著神聖的光芒。那樣的聖人,人們自然會傾慕、敬佩,但更多的還是有距離感。
“安佳妮”就不一樣了,她很真實,真實的就像自己——面對家庭驟變,她會茫然、畏懼;面對重擔,她會害怕,甚至有些排斥。
大家都是普通人,沒有捨己為人、勇於犧牲的神聖與偉大。
可眼看著這樣一個真實、普通的“安佳妮”,一點點的蛻變,慢慢成長起來,接受現實、承擔責任,大家還是會非常感動。
他們透過“安佳妮”,似乎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那種代入感,那種感同身受,讓他們愈發覺得“安佳妮”這個孩子親切又自然。
所以,看到網上的那些近乎汙衊的帖子,他們才會這般憤怒!
這下子,準備吃瓜的網友們就有些震驚了。
網上被曝光,這不算什麼稀罕事兒,因為每天都在發生。
可當事人還沒有現身說法,旁觀者先看不下去、跳出來幫忙說話的例子,卻並不多見。
看到一群跟“安佳妮”沒啥關係的外人,無比激動、憤慨的為她發聲,網友們都不用瞭解具體情況,內心的天平就先倒向了“安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