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父母的這種強硬,卻有個非常好聽的名頭——為你好!
而所有人,也都認可這一點。
如果她不接受,甚至為此而吵鬧,那就是她的錯,是她不懂事,不知好歹!
沒有人理解,沒有人支援,大家都站在父母那一邊,一起指責她不夠好。
父母“為她好”,她不管心裡願不願意,不管需不需要這種“好”,她都必須接受!
可她是個人啊,是個獨立的人,她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思想,更有自己的追求。
如果父母真的為她好,為什麼就不能站在她的角度真正為她想一想?
是,父母經歷得比她多,思想比她成熟,做出的決定,也肯定不會害她。
可這不是她想要的啊。
就算自己堅持的事失敗了,就算自己撞得頭破血流,那也是一種寶貴的經驗,對她而言,也是一種成長。
只是,父母根本不給她這個機會。
或許這也是父母愛她的一種體現。
但,這種愛,這種一廂情願的“為你好”,真的讓孩子感到窒息,甚至想徹底解脫!
安妮終於體會到了原主的那種無力感,那種從靈魂深處透出來的麻木與絕望。
不許畫畫,砍斷她最愛的興趣,只是一個開始。
以後的日子裡,或許還有更多、更讓原主無法忍受的事。
她就像一具活在父母控制下的木偶,一言一行,每一個關鍵性的決定,都有父母來制定。
而她,只需要乖乖聽話,按照父母給她劃定的軌跡,規規矩矩的生活。
稍有脫軌,她就是不知好歹、不懂感恩的不孝女!
明白了原主的痛苦,安妮也就能站在原主的角度出發,去想如果原主有機會重來,她又會怎樣做。
“高考、高考!你和爸爸整天就只知道高考,難道除了高考,就沒有其他的出路了嗎?”
安妮彷彿被壓迫得太久,終於忍受不住,徹底爆發了。
她聲嘶力竭的喊道,“我不想高考,就算高考,我也不想考你和爸選定的大學。我不要去讀S大,我要考美院!我要畫畫!”
“不行!”
安母先是被女兒的爆發嚇了一跳,接著,她用力一拍桌子,吼道:“什麼美院?什麼畫畫?我剛才的那些話,都被你當耳旁風了?”
“這年頭,畫畫能賺錢?你辛辛苦苦學上好幾年,還不如人家那些‘大師’在鏡頭前胡亂吆喝一通弄出來的鬼東西值錢。”
“你一個小姑娘,我們也不求你出人頭地,成為行業的領頭羊,但至少能夠自食其力。將來大學畢業了,考個公務員,有個穩定的工作,不是比什麼都強?”
“S大怎麼了?我和你爸都是S大畢業的,你爸有同學在那裡教書,你要是去了,大家都能照顧一下。”
“在學校入個學生會,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爭取提前入D。等畢業了,你的簡歷也比同齡人好很多,到時候參加國考,也更有優勢!”
“畫畫、畫畫!畫畫能有什麼前途?早知道你這麼不聽話,當年我就不給你報什麼美術班了,弄得你心都野了!”
安母也是真的火了,她為了女兒,簡直操碎了心。
有時候連工作都顧不上,心裡眼裡都是女兒,結果人家還不領情!
安妮卻從安母的這通話裡聽出了更多的東西。
嗯,之前安母還說,等考上了大學,一切就都由她。
而事實上呢,在安家父母心中,早就給女兒規劃好了未來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