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他們還真是一群喂不熟的狼崽子!”
阿蒙得到訊息,趕忙派人去那些寨子檢視,確定寨子真的空了,除了滿地的狼藉,一個人影兒都沒有。
接著,阿蒙又悄悄命人去山下打探,得知:袁刺史提前在城外劃定了幾個區域,那些下山的頭人們,以寨子為單位,被分別安置在了區域裡。
袁刺史為了暫時迷惑住頭人們,真的下了血本,劃分給他們的土地都是真正的良田。
另外,袁刺史還提前張羅匠人,為頭人們修建了寬敞、氣派的宅院。
就是那些寨民,也有統一建造的茅草屋。
嗯,簡陋是簡陋了些,可到到底能直接住人。
寨民們看到有地方住,不會露宿荒野,不安慌亂的情緒也就慢慢平復下來。
袁刺史為了讓頭人、寨民安心,還大方的送來了一些糧食、肉蛋。
頭人們得到了切切實實的好處,而寨民們也吃了口飽飯,頓時覺得,下山似乎也不是件壞事。
四五個寨子分別被安置在四五個地方,他們相鄰,卻又有一定的間隔。
看起來,就像一個個的莊園,而頭人就是莊主。
寨民們則變成了佃農,辛苦勞作,不但要繳納朝廷的賦稅,服徭役,還有聽從莊主的驅使。
生活依然很苦啊。
但日子再苦,還是能過得下去。
唯一讓他們感到絕望的,就是自家孩子再也不能去讀書了。
唉,真是想念安先生啊,要是她的學堂也能下山就好了!
被寨民們默默唸叨的安先生,卻還是繼續忙著她的交於大業。
三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安妮教的第一批學生,已經學成。
她沒有教授孩子四書五經,她只是做了簡單的掃盲,以及基礎的技術培訓。
安妮知道,對於這些山民而言,科舉什麼的太過遙遠,還是能學些基本的知識和技能,才能讓他們更好的生活。
因為是基礎教學,所以耗費的時間也就沒有那麼多。
三年,足以讓一個不識字的孩子,變成認識常用的字,並能擁有一技之長的人。
這些學生,不管出不出山,不管去哪裡,都能憑藉這些謀生,在某個地方站穩腳跟。
其中,學生中也不乏聰明的孩子,他們有著讀書的天分,更有著對知識的渴求。
他們快速掌握了基礎知識後,還能有精力做更深一步的鑽研。
安妮針對這些學生,也開了小灶,開始講授一些經學、聖賢文章。
而這些孩子,成績確實比普通孩子好,但距離能參加科舉考試,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且孩子們並不知道科舉的重要性,也沒有見識過科舉的瘋狂,所以相較於下山繼續深造,他們還是更願意留在山上,像先生一樣,做個教書育人的人。
安妮便趁機擴張了教育版圖,她選定了一些寨子,開辦了安氏學堂的分校。
負責教授的先生,便是那些學成的孩子們。
他們雖然稚嫩,學識也不夠淵博,但啟蒙還是可以啊。
安妮這邊還編撰了相應的教材,教案、教具也都是現成的,他們只要按著安妮畫好的框架去教,就完全沒有問題。
當然了,安妮也不會徹底甩開手不管,每隔幾天,她都回去各個分校上課,或是選定時間培訓小先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