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六月,安家都比較和諧。
安妮每天去飯店上班,“安大福”是大廚,並不需要時刻盯著,除了飯點兒,或是有重點客戶點菜,她一般在後廚待上一會兒就能走人。
離開飯店,她就去城郊的老房子,手把手教安建國廚藝。
可惜,安建國的天賦並不高,但他許是真的長大了,懂得有門手藝的重要性,所以格外能吃苦。
天天切菜,掄著鐵鍋炒沙子,兩條胳膊累得都抬不起來,卻還咬牙撐著。
一個月的時間,他切菜切得總算有模有樣,手臂上也練出了肱二頭肌。
拿著十多斤重的鐵鍋,也不會像剛開始那般顛不動。
進入七月後,安妮就開始正式教安建國安家菜譜上的菜。
穿越了這麼多個世界,安妮本人的廚藝非常高,自封廚仙都不為過。
所以,以她的目光來審視安家的秘方,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這些日子,除了教授安建國,她就開始著手改良安家菜。
她的改動也不大,只是在火候和調味料上略微做了一些改動。
經過改良的安家菜,並沒有失去安家獨有的特色,反而多了幾分鮮活。
當然了,一般人肯定嘗不出來,但那些老饕們,一吃就能發現。
安妮曾經在招待老客戶的時候,試著做了一道,那些最喜歡吃“安大福”招牌菜的老饕,直接叫來安妮,豎著大拇指誇她:“安師傅,厲害啊,手藝又精進了!”
而安妮教授給安建國的,也是改良後的安家菜。
今天安妮又從後廚溜溜達達的出來,路過後院的時候,正好碰到了辦公室的許主任。
“安師傅,忙完了啊?”
許主任四十多歲的年紀,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
他一畢業就分配到了這家名為“飯店”實則是酒店的省城重點國營企業。
許主任學歷高,情商也高,在辦公室混得風生水起。
短短十來年的時間,就做到了主任的職務。
他跟許雅萍同姓,難得的又是老鄉,見到許雅萍,許主任會親熱的喊一聲“大姐”。
撇開私交,許主任對於他們飯店的招牌大廚“安大福”,也非常客氣。
過去他們飯店是省城的獨一份,廚藝好不好,並不重要。
可現在,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政策越來越好,外頭的私營飯店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人家那些飯店,並不都是隻有兩三張桌子的蒼蠅館子,還有幾家很有規模的大飯店。
大飯店裡裝潢洋氣,服務員也不像國營飯店這邊的那麼牛氣,價格也低……反正吧,除了菜色口味略差一點,簡直樣樣都比國營飯店這邊好。
而國營飯店的菜色之所以深受那些老饕們的稱讚,主要還是因為有“安大福”這個大廚啊。
所以,現在“安大福”在飯店的重要性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