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廠有個老師傅,老兩口兒只有一兒一女。
女兒遠嫁,去了幾百裡外的市裡,兒子留著二老身邊。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啊,就在兒子即將說親的時候,竟出意外沒了。
老兩口差點兒哭死。
老師傅因此還大病一場,當時搶救過來,卻也落下了病根。
撐了這幾年,就在上個月,老人家終於撐不住也走了。
他是廠子裡的老職工,按照政策,他的工作,可以由他的家屬頂替。
老師傅唯一的兒子沒了,女兒又在外地,老家的親戚聽到風聲,便跑來搶這個名額。
但,早些年,老師傅的妻子在婆家著實受了不少委屈,她對老家的親戚根本沒有好感。
尤其是當年獨子早逝的時候,婆婆、妯娌看她那種彷彿看絕戶的眼神,更是深深刺痛了她的心。
還有那幾個便宜侄子,更是把他們家當成了自己的囊中物。
言語間,對她這個嬸孃很不恭敬。
老太太沒吭聲,卻點點滴滴記在了心上。
老伴沒了,留下了一個工作和一套單位宿舍,老太太都不想便宜了這些狼崽子。
反正她已經準備跟女兒去市裡,工作和房子都帶不走,索性就都換成錢拿走!
老師傅的工作名額,老太太悄悄給賣了。
剩下的一套房子就不好處理了。
這畢竟不是他們夫妻的私產,而是單位宿舍,他們只有居住權,沒有買賣權。
老太太腦子也活,知道醬油廠的職工住房緊張,便準備把這套房子“讓”給其他職工。
人家老太太發揚風格讓出了房子,收益的人,怎麼著也要表示表示,對不?
廠裡很多人都聽到了風聲,也都盯上了這套房子。
狼多肉少啊,好幾家人明爭暗鬥了好幾回,甚至都鬧上了工會。
工會也沒辦法啊,房子就一套,廠裡也不能太過干預。
老師傅是在單位發病去世的,算起來,也是因公殉職,因著這一點,單位的領導也要對他的遺孀另眼相看。
所以,房子到底歸誰,多少要參考老太太的意思。
老太太,老太太的意思當然是誰給的錢多,房子就給誰。
“二百塊錢?”
聶母聽完聶金秀的講述,眉頭還是皺得很緊,“這可不便宜啊。”
還是那句話,房子又不是個人的,就算花了二百塊,房子依然不能過戶,產權還都在廠子裡。
“是啊,而且醬油廠的職工都覺得,那是單位的宿舍,老太太根本無權出售。她又不是廠子裡的人,老師傅沒了,那房子早晚要被廠子裡收回去。”
聶金秀湊在聶母耳邊,繼續小聲說著,“所以啊,那些人都等著廠裡把房子收回來,然後重新分配。他們根本不想花那二百塊錢。”
“我倒覺得,二百塊錢值得淘!”
“媽,現在誰家住的不是單位宿舍?單位宿舍怎麼了,反正以後都在單位上班,只要人不離職,那就能在宿舍永遠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