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金萍”越想越興奮,聽到王廠長的問話,搶在安妮開口前,積極的說了句,“廠長,我爸是來找我的。”
相較於剛才的那聲“爸”,這次“聶金萍”喊得就自然、親切多了。
不知道的人聽了,還真以為她是聶家的姑娘呢。
偏偏王廠長是少數知道內情的人,雖然他也不是瞭解得多細緻,但他聽說聶永生一家子都在省城。
大女兒、二女兒到了年紀,都被弄進了省城的大工廠。
而接下來的幾個孩子,如果沒有特殊情況,聶永生應該也都能安排妥當。
比如三女兒聶金萍。
可當年,聶永生偏偏弄到了醬油廠的職工名額。那時腦子活泛的王廠長就琢磨,這估摸不是給自己閨女,而是想拿來做人情或是賣錢。
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自家有工作崗位,可自家用不上,索性就想方設法的兌換出去。
就是王廠長自己也覺得,如果他們一家在省城,孩子雖然還沒有進廠,但早晚有機會。
一個是省城的大企業,一個是偏僻小縣城的小工長,用腳指頭想也知道該選哪一個。
隨後,幫“聶金萍”辦理入職手續的時候,王廠長果然沒有再看到聶永生。
送“聶金萍”來的是個陌生的老農民,雖然自稱是老家的親戚,聶永生忙不過來,自己順路幫忙送個人。
可王廠長是個人精,一眼就看出“聶金萍”跟那個老農很親近,再細看一番,兩人眉眼之間還有些相似之處!
得,此“聶金萍”為彼聶金萍啊。
不過,就算知道了這些,王廠長也不會在意。
頂替什麼的,這些年並不少見,估計就是上頭也知道其中的貓膩。
而華國一向講究民不舉、官不究,只要沒人鬧出來,只要人家當事人沒意見,就不會有問題。
又不是什麼大事,只要“聶金萍”好好工作,不給廠子裡添麻煩,王廠長才不管她到底是誰的閨女呢。
只是,現在又是個什麼情況?
假女兒成了真閨女?
聽“聶金萍”叫爸爸叫得這麼親,王廠長都有些摸不清頭腦了。
“對對,廠長,您還不知道吧,咱們小聶要結婚了呢。”
徐素娥見“聶金萍”趁機在王廠長面前表現,雖然想著以後不找對方的麻煩,可幾年習慣都養成了,她竟忍不住跳出來插了一句嘴。
“要結婚?”
王廠長掃了眼那個據說來相親的年輕小夥,看著文弱,但長得跟聶永生有幾分相似。
王廠長似乎明白了,看向安妮的目光帶著敬畏:厲害,不愧是敢私刻公章的能耐人,為了給自家不成器的兒子娶媳婦,真是可以稱得上費盡心機啊。
幾年前的事,他老人家現在還能拿起來再利用一把!
不得不說,這人果然厲害。
王廠長忽然反應過來,為什麼當年明明可以直接來個“推薦”,把自己的名額“讓”給別人,可聶永生卻沒有采用這種更為“合法”的做法。
要知道,不管是“推薦”還是“頂替”,都能用名額來換錢。
只是前者更穩妥一些。
但聶永生還是選擇了有被揭穿危險的後者,當時王廠長還有些想不明白。
現在,他全都想通了,感情人家在那個時候就想著留個後手呢。
這不,自家兒子說不上媳婦了,人家就把這件事拎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