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為何,黃春就是有這樣的預感。
而隨後的事實證明,黃春的第六感很準確。
自從大格格上門認了親,並且十分高調的給黃春補辦了嫁妝,她的身份、以及黃立的存在京城的相關人家都知道了。
詹家剛剛從新疆回來,詹瑜已經沒了,詹喜奎一聽自己那個大姑回來了,還是衣錦還鄉,頓時覺得腰桿子都直了幾分。
尤其是聽說自己的便宜表親成了軍閥,還做了北洋政府的高官,更覺得底氣十足。
當年,大格格確實跟詹王府決裂了,但他爹詹瑜可沒有對不起大格格。
他爹甚至還對大格格有恩呢,若不是他爹冒著被王爺懲罰的危險,偷偷放走了大格格,她能找得到自己的兒子?
沒有黃立這個出息的兒子,她現在能有這麼威風?
父債子償,同理可證,父親結下的善因也當庇護他這個親兒子。
現在詹家過得清苦,沒了爵位,沒了王府,整天縮在大雜院裡跟一群賣苦力的窮鬼們混日子,詹喜奎早就過不下去了。
尤其是他堂堂王府的貴公子,若是大清還在,現在少說也是個貝勒爺,居然還要被白家那個串鈴賣藥的郎中瞧不起。
呸,這也就是大清亡了國,否則,白家這樣商戶連跟他們詹家提鞋都不配!
每次看到窘困的生活,聽到香伶的絮叨,詹喜奎就各種不忿。
現在好了,他大姑回來了,還這般的顯赫。
有了大姑和黃立,他就不信還會有人瞧不起詹家!
詹喜奎一得了信兒,就巴巴的帶著香伶和孩子們跑去找大格格。
對於詹家的人,大格格倒沒有原主那麼憎惡,她穿來的晚,沒有親身經歷原主的種種不堪。
最重要的是,原主的心願裡,並沒有報復詹家。
雖然詹喜奎就像絕大多數的八旗子弟那般,明明一事無成、窮困潦倒,還放不下“爺”的架子。
呵呵,還“爺”呢,大清早就亡了,偏偏這些人還不肯從自己的迷夢中醒來。
不過,詹喜奎有一點沒有說錯,詹瑜對大格格這個親姐姐確實還算不錯。
他或許不敢為了姐姐而反抗親爹,但能竭盡所能的幫助姐姐,也算是個合格的弟弟。
看在詹瑜的份兒上,大格格也願意照拂詹喜奎一二。
不就是給些錢嘛,她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錢。
安妮現在雖然還沒有研製出磺胺、青黴素,但,這兩年,她也做出了一些藥物。
安妮在德國,除了大格格這個朋友外,還跟路德維希夫人關係不錯。
去德國的軍艦上,安妮跟路德維希夫人閒聊的時候,偶然發現,這位貴夫人居然還是巴伐利亞的貴族。
雖然現在貴族漸漸沒落,但在歐洲,有個貴族的頭銜,還是十分吃得開的。
安妮能“發明”新藥,但不管是她、還是大格格,在德國都只是歪果仁,沒有根基,沒有關係,製出了新藥也保不住。
所以,安妮便有意識的跟路德維希夫人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