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韓文博對於這個社會的作用,不僅僅是做了幾十年的好事。
更重要的是,人家還感染、甚至培養出了一批的好人。
比如,韓文博的父親,原本只是個半文盲、沒啥見識的老農。
可在韓文博的感召下,硬是蛻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好人。
先是給身邊的特困戶捐助養老金,隨後又是大力幫助鰥寡孤獨。
最令人敬佩的,則是韓父把自己在鎮上閒置的一套房子借給村委會使用,專門用來安置那些在鎮上讀書、需要中午在鎮上吃午飯的孩子。
那套房子雖然是好人韓文博出錢給韓父買的,可到底掛在韓父名下,所以就是韓父的房子。
韓父不在鎮上住,那套房子就空了下來。
正好那時韓家村的小學被合併了,村子裡的孩子只能去十幾公里外的小鎮上學。
小鎮離家遠,孩子們中午根本趕不及回家吃飯。
可讓一些小學生在學校裡吃,村子裡的居民又都不放心。
再說了,小鎮的小學沒有宿舍,中午孩子們還要休息啊,沒個落腳的地方,實在太不方便了。
韓父聽聞了整件事,自己不知該怎麼跟村長說,便委託韓文博代為出面。
韓文博專門回了趟韓家村,直接對村長表示:父親為了緩解眾鄉親的麻煩,準備把鎮上的房子借給村委。
那套房子不小,足足有三室一廳,如果每個房間都裝上高低床,可以安置至少十個孩子呢。
而韓家村上小學的孩子,每年也就那麼十來個,完全可以住得下。
至於孩子們的吃飯問題,也不難。可以由家長們湊錢請個鐘點工阿姨,幫忙做個飯,再照看一下孩子。
小鎮上的家政服務並不貴,一個月下來,估計也就一兩千塊錢。
十來個家長一均分,每家也才一二百塊錢,絕對承擔得起。
關鍵是,吃得放心啊。
韓家村雖然貧困了些,可哪家哪戶的孩子不是寶貝?
為了孩子,花這些錢還是值得的。
村委跟家長們商量了一番,覺得這個安排真是太好了。
眾人先是來到韓家,對著韓父就是一通感激,隨後便開始具體做計劃。
韓父:……
他已經麻木了,有了一兩年的親身經歷,他徹底明白了聖人家屬不好當的道理。
說,人家不聽。
打,又打不過人家。
想要跟所有人說他是個不孝子,呵呵,根本沒人信。
別說外人了,就是他的孫子、外孫,都整天把那個不孝子當成偶像一般敬著!
是的,整個韓家,除了韓父受到了韓文博的“感染”,變成了一個大公無私的好人外,韓家的幾個孩子,也都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韓文博的影響。
假期的時候,幾個孩子都會結伴跑去省城做義工,做各種小衛士。
省、市電視臺都不知道採訪了他們多少次,他們在尖叫上更是各自擁有一大批的粉絲。
不管這些孩子最初是抱著怎樣的目的去做好人好事,但他們確確實實做了好事,且在整個社會上都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幾個孩子更是在韓文博的教導下,熱愛學習,而他們原本的成績並不十分好,可自從開始跟韓文博做好事之後,他們彷彿有了某種使命感,竟比過去更加努力的學習。
幾年後,他們更是相繼考上了理想的大學,讓他們的父母對韓文博真是又愛又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