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訊發達、自媒體盛行的年代,省城的電視臺為了新聞線索,可謂是費盡了心機。
又是一百元獎勵新聞線索,又是評定什麼每週新聞大獎,就是希望能得到一手的新聞。
但作為一個治安良好的省城,每天又能發生多少重大案件?
更多的都是一些家長裡短的瑣事。
跟物業衝突、被公司詐騙什麼的,已經算是大新聞了。
而之前好人韓文博的新聞,更是最近一個月來,市電視臺報道過的最重磅的新聞。
薛記者在電視臺工作五六年了,算是個資深孃家記者,當初就是她來負責專門採訪韓文博。
近距離的接觸到了傳說當中的好人,薛記者發現,韓文博跟她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他,似乎並不是超凡脫俗的聖人,他也會有苦惱,也會傷心難過,就像更多的普通人那般有血有肉。
對此,薛記者並沒有覺得好人韓文博人設崩裂,而是更有種親切感。
因為這才是活生生的人,聖父什麼的,太遙遠了,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還是這樣的韓文博更讓人覺得親近,也更能讓人對他產生敬佩感——有哭有笑、有血有肉的凡人,卻做了那麼多的好事、救了那麼多的人!
這就像,本來是個小人物,可遇到了大是大非,他卻能化身超級英雄。這種巨大的反差,才更能震撼人的心靈。
韓文博的事蹟,也明明白白的告訴所有人,不是隻有英雄才能救人們與水火,平凡如大眾,照樣能做好人好人,成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雖然在韓文博當眾表示,要先顧及小家、再考慮做好事之後,引發了一小撮網友的非議,也讓韓文博金子一樣的好名聲上沾染了些許塵埃,但薛記者還是對“韓文博”很有好感。
採訪結束後,薛記者主動留下了聯絡方式,並表示,以後如果有什麼困難,可以隨時撥打她的電話。
如今接到“韓文博”的電話,薛記者還以為這位好人真遇到了困難,不成想,好人就是好人,這還沒出院呢,就給她送了這麼一個重要的新聞線索!
“好,好的,韓老師,您放心,我們會立刻派遣記者前去調查。”
遇到好的新聞線索,薛記者立刻有了動力,“如果情況屬實,我們一定會報道出來,讓更多的老人知道。”
“那就好,薛老師,這件事就拜託你了。若是你們採訪的時候,需要我的幫忙,可以隨時跟我說。”
安妮還想當著媒體的面兒,跟韓父韓母“決裂”呢,如果能跟著電視臺的人一起去韓家村,安妮覺得,效果很快會更好。
“韓老師,您的身體——”薛記者又在心裡喟嘆了一聲“韓文博不愧是好人啊,都這個時候了,還這般熱心”,嘴上卻關切的問道。
安妮笑著說道,“我的身體已經康復了,下午就能出院。若不是單位的領導關心我,非要給我十天的病假,我明天就能回去上班哪。”
薛記者聽了安妮這話,又確定了一句,“您真的沒事兒了?”
安妮道,“我要是沒有康復,大夫也不會允許我出院啊。”
得,看來是真沒事兒了。
薛記者想了想,道,“既是這樣,您若是方便的話,可以——”
如果有知情人帶路,會比她們這些陌生人過去採訪,效果來得更好。
不要以為農村的人都淳樸善良,看著再憨厚的農民,也會有著農民式的狡詐。
而那句窮山惡水出刁民的話,更是前人總結出來的血的教訓!
一個能在農村搞出“養老保險”的人,薛記者用腳趾頭想也知道,那不會是什麼善男信女。
萬一弄不好,她可能還會遭遇惡勢力。
還是有個知情知底且是本村人的韓文博帶路,來的更加穩妥。
“方便,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