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自己最疼愛的小女兒,道理什麼的,王氏都懂,可還是忍不住惦記。
安妮剛剛被人帶走的時候,王氏還能撐著去繼續料理家務。
可到了傍晚,一家人聚在堂屋裡吃暮食,看著屬於安華霓的榻上空無一人,王氏就一陣失落,心再次傳來絲絲疼痛。
別說她了,就是大老粗安南侯,也跪坐在食案後唉聲嘆氣,面對他最喜歡的魚膾,他也沒有什麼胃口。
大夏沿襲前朝舊制,吃飯仍是分餐制。
即每人一個食案,案上擺放著飯菜若干,人們跪坐著用飯。
世家講究用餐禮儀,食不言。
安家雖然是新晉勳貴,卻因為有個世家貴女做主母,所以規矩也按照人家世家的來。
十幾年下來,在王氏的影響下,豪放粗狂如安南侯,也習慣了乖乖跪在食案後,一聲不吭的用飯。
除了偶爾控制不住力道,銀箸會碰觸到碗碟外,安南侯的用餐禮儀堪稱及格。
安華年就不一樣了,她是王氏精心教養出來的女兒。
不管是儀容儀態,都是嚴格按照世家規矩,她的言談舉止,更是不像個勳貴女,反而像個完美的世家女。
她優雅的跪坐著,腰身挺直,姿態優雅,用餐的時候沒有任何聲響,動作更是賞心悅目。
彷彿她不是在吃飯,而是在進行一項高雅、優美的表演。
安南侯的侄女安華容坐在安華年對面,正好將堂姐的優雅動作收在眼底,她眼中閃過一抹羨慕——有個世家貴女做親孃就是好啊,都是安家的女兒,堂姐就像個真正的貴人,而她自己卻像個渾身散發著土腥味兒的村姑。
安華容是安南侯大哥的遺腹女。
當年前朝大亂,狼煙四起,民不聊生。
安南侯兄弟幾個在老家實在待不下去了,便偷偷投了軍。
只是,他們兄弟雖然是一母所出,可能力和運氣卻天差地別。
安南侯一路拼殺,終於混到了先帝身邊做了親兵,然後扶搖直上。
他的一個哥哥,兩個弟弟,卻沒有這麼好命了。
安大郎死在了戰場上,安三郎沒死卻落了個殘疾,安四郎倒是沒殘疾,也受了不輕的傷。
還是安南侯在軍中有了一定的地位,想辦法運作,把兩個弟弟送回了老家。
如今安南侯成了開國縣侯,他的父母和弟弟們也跟著享受富貴。
不過安老頭兒和安老太還算清醒,沒有一股腦的帶著家人、親戚跑到京城去投奔。
而是讓安南侯在老家置辦了大批的良田、房舍,留在老家做老祖宗。
事實證明,二老的選擇無比英明。
他們雖然享受不到京城的繁華,但卻不必遠離故土,還能在鄉親們豔羨的目光中過上富貴的生活。
他們雖然不能讓出身高貴的兒媳婦伺候,卻也沒有婆媳矛盾,還能享受來自京城的諸多孝敬。
且因為有安南侯這個帶兵侯爺的親兒子,安家二老在老家,當地的縣令、郡守都要高看他們幾眼。
有新父母官上任,還要巴巴跑去安家村拜見二老。
這讓二老無比享受!
如果在京城,他們肯定沒有這樣的待遇。
京城的貴人多多啊,別說什麼開國縣侯了,就是開國縣公,宗室王爺都有一大堆,他們安家能排第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