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門?
安妮記得,竇援朝曾經介紹過,說是對門住著的是二營指導員張奎。
張奎和竇援朝是搭檔,兩人搭夥了三四年,彼此也算投脾氣。
但,安妮敏銳的察覺到,竇援朝提及張奎的時候,並沒有那種戰友袍澤的兄弟情,反倒更像是一個工作夥伴。
這、就很值得玩味了。
安妮當過兵,也做過不止一次的軍嫂,所以對於軍人間的感情非常瞭解。
相對於社會的複雜和功利,軍營算得上少見的淨土了。
這裡或許也有利益,也有爭鬥,但比外面的社會少了很多。
戰友之間的感情也更為純粹,戰鬥時,彼此可以將後背託付給對方。
危機關頭,戰友們更是會本能的擋在對方的前面。
那種生死與共的感情,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不會體會。
按理說,竇援朝和張奎是多年戰友,又是搭檔,兩人的感情應該比親兄弟還好。
比如說吧,竇援朝是單身,而張奎已經結了婚,平時家裡做個好菜,張奎怎麼著也會把竇援朝叫去家裡吃飯。
但安妮從未聽竇援朝提及過,他曾去張奎家吃過飯。
倒不是說安妮和竇援朝的夫妻感情有多深厚,而是兩人已經是夫妻,雖然還沒有夫妻之實,但來到部隊後,竇援朝不管心裡多厭惡安妮,但還是跟她說了一些自己的人際關係。
“袁團長和嫂子很照顧我,三年前我在南疆打仗的時候,受了傷,回來休養的時候,多虧嫂子給我燉雞湯。”
“章政委對我也很好。”
“一營長跟我是老戰友,一個新兵連出來的,我們也一起去了南疆,平時楊嫂子做了什麼好吃的,沒少叫我過去吃。”
“三營指導員是從外面調過來的,不帶兵,卻為人豪爽,不像南方人那般斯文,倒是有點兒像咱們北方爺們。他愛人也是個好脾氣的,沒少幫襯周圍的軍嫂!”
竇援朝將自己關係好的上級、戰友數了一個遍,唯獨沒有自己的夥伴張奎。
這種情況,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竇援朝和張奎的私交併不十分親密。
而造成這種結果的,也只有兩個原因:要麼張奎本人性格有問題,要麼就是張奎的家屬不好相處。
這會兒聽了楊潔的話,安妮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測:看來,張指導員家的那位,有可能就是個極品哪。
“小劉跟張指導員一樣,都是農村來的,可能是小時候日子過得太苦了,所以,他們都比較‘節儉’。”楊潔這話說的很是含蓄。
但安妮瞬間聽懂了。
在她看來,該花錢的時候花、不該花的時候不花,這叫節儉;而該花錢的時候不花,不該花錢的時候更加不花,那叫摳門!
而對門這對夫妻,應該屬於“摳門”的範疇。
且這樣的人,還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佔別人的便宜!
“小劉隔壁的小曲,是個溫柔的南方姑娘,性子好,為人也熱情,就是太好說話了,結果——”
楊潔悄悄指了指安妮家的斜對門,那是三營指導員家。
安妮沒少聽竇援朝絮叨,說這對夫妻為人很不錯,他沒少去人家家蹭飯。
竇援朝還不住的跟安妮叮囑,“等咱們收拾完了,一定好好請人家吃個飯,以後家裡做了什麼好菜,也別忘了給人家送點兒。”
“小曲在省城有工作,平時不回來,只有週末的時候才會過來,明天就是週末了,到時候你見了她就知道,這姑娘是真不錯。”
楊潔對曲亞楠讚不絕口,只是言語間有點兒同情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