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原本想隨便行個禮,好歹顧全對方的顏面,畢竟她剛嫁過來,不好直接跟曾經的管家人槓上。
偏偏陸氏非要找茬,那就別怪她不客氣了。
安妮不理陸氏,轉頭看向陸炎,柔聲的說道,“郎君,時辰不早了,要不咱們先去祠堂給祖宗們上了香,然後再來跟親戚們見禮吧。”
親戚?!
沒錯,安妮就是直接把堂下坐著的一眾姑祖母、姑母全都歸到了親戚的行列當中。
而不是正兒八經的陸家人。
陸炎忍著笑,眼底帶著激賞,點頭,“好,娘子說的是。咱們先去祠堂。”
說罷,小夫妻也不給陸氏等人見禮了,直接又折回到堂前,恭敬的對方太夫人和李夫人說道,“祖母,母親,兒(兒媳)去祠堂了。”
“去吧去吧。先給祖宗上個香,然後我再命人挑個好日子,請來族中耆老,大開祠堂,把安氏添到族譜上。”
方太夫人天真了一輩子,也幾十年生活無憂,除了家人的保護外,她也有自己獨特的為人處世之道。
那就是她懂得聽話:在家聽父母的,出嫁聽丈夫的,丈夫和兒子都死了,她就聽孫子的。
李夫人亦是如此,她天生病弱,習慣了被人照顧,也非常依賴強勢的人。
婆媳兩個早就有了共識,以後外頭的事,都由陸炎做主。
內院的事,如果新過門的安氏能承擔起大任,那就交給她。
兩人對於陸炎和安妮沒有給陸氏見禮,而是把她們歸為“親戚”一列,更不覺得有問題。
因為事實就是如此啊。
出嫁女,且還是出嫁幾十年的女兒,她們有夫家,也有兒女,甚至兒女都成家立業。
她們手裡還攥著孃家的嫁妝、婆家的產業,已經是獨立的個體了。
與陸家而言,她們早就是親戚了。
是,她們是姓陸,可她們的陸氏前面,還冠了夫姓。
百年後,她們也是要葬入夫家的墳塋,而絕非埋進陸家祖墳。
所以,陸炎夫婦將她們當成親戚,不止是方太夫人婆媳,就是外人聽了,也覺得理所當然。
陸氏原本想給安妮一個下馬威,沒想到自己先沒了臉。
眼睜睜看著一對新人揚長而去,陸氏的臉都氣紅了,抬頭就對方太夫人抱怨:“弟妹,你看這安氏,這才剛過門沒兩天,就這般沒規矩,她眼裡還有沒有長輩?”
方太夫人卻一派天真爛漫,“大姐,我看安氏對我和她婆母也挺恭敬的啊。”言談舉止也規規矩矩的。
放眼整個陸家,陸炎兩口子的正經長輩,可不就只有方太夫人和李夫人嘛。
至於堂下坐著的一眾姑祖母和姑母,那都是親戚,而安氏也說了,等祠堂拜完祖宗,再來見親戚。
哪裡不尊敬了?
人家分明很守禮,很懂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