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施行了三十多年的計劃生育,當全面放開二胎後,龐大的拼二胎大軍中,便有那麼一群人。
她們不再年輕,也早已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
她們的一胎已經長大成人,甚至結了婚、生了孩子,但她們還是冒著高齡的危險準備生二胎。
這些人,或許想圓一個兒女雙全的夢,或許重男輕女,或許是覺得老大不聽話、不成器,便想再要一個。
對此,網上還有一個玩笑版的說辭:為啥要二胎?還不是大號練廢了,再開個小號嘛。
很不幸,原主鍾安妮就是個被練廢的大號。
鍾父是大學的在編老師,鍾母是公務員,所以夫妻倆嚴格遵守計劃生育的政策,只生了鍾安妮一個女兒。
其實,鍾父鍾母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七零後,他們並不重男輕女,對於唯一的女兒,他們是無比疼愛與珍惜。
但,鍾父鍾母工作忙,無法親自教養孩子,鍾安妮從小是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看大的。
老人看孩子,難免就嬌慣一些。
等到鍾父發現不對勁的時候,鍾安妮的性子已經養成,很難糾正過來。
鍾父和鍾母並沒有輕易放棄,他們把女兒待在身邊,認真、耐心的教導。
但鍾安妮那時已經十三四歲了,是開始叛逆的年紀。
父母管得越多,她的逆反心理越強。
什麼,不讓我玩電腦?我偏玩兒!
不讓我跟男生出去玩兒,嘿,我不但跟他們出去胡鬧,我還早戀。
隨後的幾年,鍾安妮愈發肆意,沉迷手遊,玩直播,十五六歲就濃妝豔抹,各種買買買,還揹著父母跑去紋身。
看到女兒這般不受教,鍾父鍾母又急又氣,可也沒什麼辦法。
孩子聽話的時候,他們沒能履行父母的職責,現在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們再想像管小孩子一樣來管教她,勢必得到反彈。
時間久了,鍾父鍾母也漸漸失望了,放棄了。
正好這是國家放開了二胎政策,兩口子便想著,要不,就再生一個吧。
不只是想親自教匯出一個好孩子,鍾父鍾母也是為了鍾安妮想——
安妮這麼作天作地,他們夫妻活著還能照顧,可一旦死了呢,女兒在這個世界上就一個親人都沒有了。
他們如果再生個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是鍾安妮的骨肉至親。
日後,就算他們夫妻不在了,鍾安妮還有弟弟妹妹可以相互扶持、相互照顧。
鍾父鍾母自以為是為了鍾安妮考慮,殊不知,他們的行為,卻成為壓垮鍾安妮的最後一根稻草。
鍾安妮被慣壞了,行事無所忌憚,但她不傻,也感受到了父母對她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