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老太表示自己要住下,安妮沒有反對,甚至十分“孝順”的把周愛國兄弟三個的房間騰出來,讓梁老太住。
安妮還特意去找木匠打了新的單人床,一應被褥也都是簇新的。
當然了,她做這些的時候,並沒有揹著人。
所以很快,整個機械廠家屬生活區就知道了,週二勇的偏心媽又來了,分家十幾年,原該跟著大兒子住的她,又跑到城裡來禍禍二兒子。
偏二兒子是個愚孝的,親閨女差點兒被打死,房子被“賣”,還得不到教訓,居然照舊孝順他親媽。
倒是廠裡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師傅,對安妮暗暗點頭:雖然愚孝了點,可到底是個厚道人啊。
徐春妮也彷彿開了竅,心裡對梁老太恨得要死,面兒上也沒有表露半分,反而像個賢惠的兒媳婦,每天忙裡忙外的伺候著。
今天不是買點兒肉,就是明天提一包點心,一路從供銷社或是百貨大樓回來,看到熟人就停下來聊一聊。
說話間,不經意的就會漏一兩句——
“我媽說這兩天胃口不太好,我給買了點兒油茶麵和長壽糕,隨時餓了隨時吃。”
“沒買啥,就是割了兩斤肉,我媽說了,這兩天想吃水餃。”
“哦,是我家老周,好不容易得了兩張外匯券,我去華僑商店買了兩罐奶粉,我媽喜歡喝。”
不用幾天,這附近的居民就都知道了。
大家紛紛在心裡嘀咕,哎呀,這梁老太上輩子是積了什麼德啊,居然能有周二勇這麼好的兒子,媳婦也是個懂事孝順的。
待到安妮把家裡收拾妥當,按照慣例請交好的同事來家裡溫鍋的時候,眾人發現,原本寬敞的客廳被隔成了兩間屋,外間照樣待客,而靠近陽臺那一間則放了一個高低床和一個單人床。
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周家的三個兒子住在這裡。
其它三個房間,週二勇兩口子住一間,梁老太自己佔一間,周家的兩個閨女住一間。
還有好事的人,特意把幾個房間轉了一圈。
發現三個屋,只有一間屋裡的傢俱和擺設都是新的。
再一看衣架上掛著的衣服,大家才知道,原來這是梁老太的屋子。
“嘖嘖,這個週二勇還真是難得一見的大孝子啊。”
又不是負責養老的兒子,能留老家的親孃住一段時間就不錯了,居然還特意給母親留了這麼好的房間。
自己的兒子都被趕去睡客廳,倒是給親孃置辦了一水兒的新傢俱。
有人跟安妮的關係不錯,私下裡悄悄跟安妮說,“二勇,孝順也有個度啊,你又不是養老的兒子,何必這般——”
安妮笑了,還是那套說辭,“我媽生我養我不容易,又給我看大了五個孩子,不管怎樣,我都要好好孝順她。她在農村住得煩了,就來城裡住些日子,這樣也挺好。”
這番話也被人傳了出來,大家對這樣的“大孝子”更是心服口服外帶佩服!
捫心自問,他們若是週二勇,肯定做不到這個地步。
眼見安妮這般愚孝,原本那些眼見她又是評七級工,又是住高幹房,暗地裡還有些酸話的人,現在也沒啥可說的。
所以,當梁老太再跟人抱怨兒子不孝順、媳婦不恭敬,孫子孫女也不乖的時候,眾人非但不信,反而轉過來勸她別那麼偏心。
每次出去,梁老太都被氣得夠嗆。
她拼命告訴所有人,週二勇一家都在裝相,背地裡根本就沒那麼孝順。
人家就問了,“周師傅沒給您養老費?還是沒給您買吃的、穿的?”
梁老太:“那倒沒有,可他們不聽我的話啊——”光給東西不給錢,除了每個月五塊錢,多一分都不給,更不肯接濟老家的兄弟和侄子!
“嗤嗤,老太太,給您養老費,還管你好吃好喝好穿的,這還不孝順啊?”
“還怪人家不聽話?你淨提一些為難人的要求,換成是誰也沒法聽!”
“可不是,現在工作多難找,您老還真厲害,輕飄飄一句話就讓周師傅給侄子弄個正式工作,人家周師傅自己的兒子還只是個臨時工呢。”
“老姐姐,咱們都是做老人的,就算不能一碗水端平,可也不能偏心偏到咯吱窩啊。”
外人越是不信,梁老太越氣惱,就不遺餘力的說週二勇一家的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