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帶著一家人回到了玫瑰鎮。
距離上次匆忙離開,已經過去了半年的時間。
半年來,玫瑰鎮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依然那樣的安靜,那樣的慢節奏。
安妮沒有另外買別墅,而是繼續住在丁蓉的房子裡。
這棟房子是丁蓉父母留給她的,面積不大,只有兩室一廳。
因為是老社群,沒有電梯,最高就六層樓,而丁蓉的房子就在五樓。
兩房一廳的格局,住一家三口剛好夠用。
可再多幾個人,就有些侷促了。
安妮不只是一家四口,她還聘請了兩位保姆。
恰巧樓上的鄰居要賣房子,安妮便將房子買了下來,兩層樓打通,弄了個小複式。
如此一來,就有足夠的房間了。
在房子裝修期間,他們一家先住在了兩條街外的小診所。
這間診所,當初是丁蓉外婆開的。
丁外婆的父親是他們老家當地有名的中醫,可惜在那場運動中受到了迫害,丁外婆跟著父親學了些醫術,她因為成分問題,沒能上大學,嫁人後就在婆家開了這間診所。
小診所就是個普通的四合院,前頭加蓋了幾間屋,用來做診所,後面則可以住人。
當年丁外婆一家就住在後面。
後來丁蓉的媽媽出嫁,丁外公病逝,家裡就只剩下了丁外婆一個人。
幸好丁蓉媽媽嫁得不遠,丁蓉小時候經常來診所玩兒,也跟著學會了不少東西。
丁蓉父母先後離世後,丁蓉直接被丁外婆接到了小診所。
祖孫兩個相依為命,丁蓉考大學的時候,沒有上醫科大學,而是學了她最喜歡的文學。
剛考上大學,丁外婆就去世了,丁蓉要去省城,這間診所也就直接關閉了。
直到丁蓉和賀其琛私奔,兩人回到了玫瑰鎮,為了生計,丁蓉又重新開了診所。
丁蓉自己沒有行醫資格證,便聘請了一位鎮醫院退休的老大夫坐診。
其實也不用怎麼看病,因為來診所的大多都是附近居民偶爾有個頭疼腦熱,或是在鎮醫院開了藥,來小診所掛點滴。
也就是小診所開的時間足夠長,累極了不少老客戶,所以才能勉強支撐起丁蓉和賀其琛一家的生活。
丁蓉意外難產,小診所也就關了門。
半年沒打理,診所和後面的院子都落滿了灰,安妮找人打掃了一下,又添置了一些傢俱和家電,便搬了進去。
前頭的診所她直接改成了中藥房,不過在進藥的時候,卻遇到了難題。
“不賣?為什麼不賣給我?”
安妮親自去縣裡中藥材批發市場,結果卻屢遭拒絕。
起初,安妮還以為是自己要求太高,人家藥商不樂意,所以才不賣給她。
但次數多了,安妮就覺得不對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