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的迴歸,在周家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波瀾,就連心心念念想著孃的周玉芬,在跟著譚老太學了一個多月後,也變了很多。
她依然思念母親,卻沒了讓母親趕快回來給她撐腰的想法。
現在的她,比過去懂事了許多,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別人都是靠不住的,想要過得好,只有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經過幾天痛苦的煎熬,想通了的周玉芬無比認真的學習刺繡。
目前,周家一共四個女孩子,全都跟著盧大娘學。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四人中學的最好的居然是周玉芬。
不得不說天分真的很重要。
起初周玉芬抱著牴觸的心理,仍然展現出了極強的領悟力。
讓盧大娘即是驚喜、又是惋惜。
正當盧大娘實在不願浪費一個好苗子,想著找時間跟安妮好好說說的時候,周玉芬忽然像是變了個人,再枯燥的針法練習,她也能認真完成。
短短一個月的功夫,周玉芬就繡的頗有些章法了。
盧大娘暗暗滿意,想著如果周玉芬能繼續堅持下去,自己就正式收她做徒弟。
周玉芬學了一個月,試著繡了個荷包,悄悄拿去繡坊,沒想到還真的賣了二十多文錢。
這是周玉芬第一次憑藉自己的能力賺到錢,她捧著一把銅錢,又高興又委屈,竟哭了起來。
哭了一場,周玉芬愈發懂事了。
她拿著這二十多文錢,買了幾樣糕點,回去後彆扭的送到了譚老太手裡。
過去她只是被父母驕縱壞了,並不是真的壞,她更不傻,知道不管是父親也好,祖母也罷,都是為了她好。
現在的她,再也不用靠任何人,也不用怕被人拋棄,而是能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
“芬兒,你——”
周玉芬的變化,讓柳氏十分驚詫。
尤其是看到她那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女兒,居然熟練的去廚房幫忙,差點兒驚掉了下巴。
更多的還是心疼,以及對周家、周耀祖的埋怨。
原以為周耀祖不思進取,卻還是個疼愛孩子的父親,沒想到,他居然這麼搓磨自己的女兒!
“娘,您喝口薑湯吧,今天天冷,您剛從外面回來,喝點兒薑湯驅驅寒氣。”
周玉芬不知道柳氏的腦補,笑吟吟的端著一碗薑湯過來。
柳氏接過碗,隨手放到一邊,然後抓起周玉芬的手,細細的摸了一遍。
還好、還好,手依然細膩,沒有變粗糙,更沒有老繭。
“芬兒,娘不在的這些日子,你受苦了。”
柳氏雖然一心想當官太太,可也不是個不心疼兒女的人。
她之所以放心把孩子放到周家,就是知道周家和周耀祖都不會虧待了這三個孩子。
現在想來,竟是她錯了。
也是,周耀祖都不去書院了,科舉估計也考不成,這輩子也就是個窮秀才。
周家見沒了希望,又怎麼會繼續捧著他。
周耀祖失了寵,他的子女自然也會受連累啊。
柳氏腦補的厲害,越想越覺得自己孩子受苦了,她咬了咬牙,柔聲對周玉芬道:“芬兒,等過了年,你和哥哥們跟我回縣城吧。”
就算不能在孃家長住,她在縣城還要一處院子哪。
她手上有兩百多兩銀子,還有些首飾,省著些花,也能用一段時間。
而這段時間,足夠她把大兒子供出來了。
是的,柳氏想過了,看她爹的意思,應該不會允許她和離。